-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128一143.
3.Miller CE.The to and
IW,Ryan McMasterApproach
research.JFamTher,2000,22:168~189.
4.KeitnerGL,Miler and Overview.AmJ
IW.Familyfunctioningmajordcpression:An Psychiatry,
1990,147(9),1128一1137.
5.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心
理发展与教育,2001,(2):50.54
6.Shek and ProblemBehavior
Adjustment,and
DT.FamilyFunctioningPsychologicalWell—Being。School
inChineseAdolescentsWithandWithoutEconomic ofGenetic
Disadvantage.Journal
Psychology,2002.1
63(4):497—500
7.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1,33(3):244—250
上海市网络过度使用中学生一般特征的研究
江文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025
杜亚松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301室200030
目的:了解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一般特征,探讨造成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上海10所中学不同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68份,问卷内容包括网络过度使用筛查标准(YDQ)
和自编中学生网络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包括:学生基本资料、与网络有关的时间资料、主要上网地
点、主要上网行为、网络行为的目的以及利弊认知。结果: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发生率为2.6%,
在过度使用的人群中,男生多于女生;网络过度使用组在上网时间38.5小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存
在显着差异(PO.001),在“网吧”上网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上网行为以搜索和游戏为主,
认为玩游戏目的在于“逃
上网的目的和认知存在一定偏颇:Logistic回归发现:在“网吧”上网、
避现实”、每周上网时间大于等于38.5小时、性别因素、上网目的在于“获得信息”是造成上海中学
生网络过度使用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地区中学生在上网时间、地点、目的以及上网认知上
的不同是造成他们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
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Overuse,IOU)或称网络成瘾(InernetAddiction)等是近年来渐受重视
的行为问题,会破坏网络过度使用者的学业或工作,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导致网络过度使用者过
度焦虑抑郁,自我价值感降低,人际交往障碍等11’2j。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是
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网络过度使用发生的高发期。对青少年科学使用网络的干预和帮助具有
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研究将以上海地区在校就读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网络使用的一般特征做初步的
描述,帮助我们近距离观察并呈现他们使用网络的真实现象。希望对以后基于学校的干预提供参考
和帮助。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上海市10所中学的5所初中一年级、3所高中一年级以及2所职校一年级学生,
于2005年6月发出问卷3068份,回收问卷291IN,合格问卷2302份,回收有效率79.1%。
性45人,女性15人:男女人数比例3:1。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
1.1.2对照组: 参加本次调查,不符合互联网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