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摘要:关于文学“经典”,历来的批评家、作家们曾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观点也远不是一致的。   关键词:20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学经典是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的最佳结果,它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并对以后的文学生产起着一种导向作用。文学经典往往指涉、概括、隐喻或表达了一个时代,往往是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既扎根于民族而又跨越了民族的疆界、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的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由于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不一,也由于阅读的相对缺席,不同见解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无论如何,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毕竟是存在的。根据历来的批评家、作家和学者们关于“经典”的定义和理解,参照上面提及的多种著作和资料,更主要的是直接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我们认为以下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   一、俄罗斯民族风情的艺术长卷   经由主人公的命运历程,作品不仅以在时间上彼此衔接的内容提供了作家本人早年生活的形象化录影,而且绘制出19世纪70-80年代伏尔加河畔及俄罗斯外省生活的广阔画面,描写了各阶层人物的众生相,从而成为关于俄罗斯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心理的一幅艺术长卷。透过一系列鲜活的形象、生动的细节和戏剧性的场景,作家一方面怀着一种切肤之痛,展开了一幅幅彼此连缀的动态风俗画,凸现了充斥着愚昧、污秽和混乱的旧时代俄罗斯生活的特点,   严峻地剖析了民族性格中层层叠叠的积垢,表明了重铸民族灵魂的鲜明意向;另一方面,又着力发掘出俄罗斯人民心灵中美好的人类感情和健全的理性,表现了人们身上蕴藏的潜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和他们对文明的向往,既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精神复兴的内在心理基础,也表达出作家对于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一种深深的期待与祝愿。   二、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消逝的一曲挽歌   伊凡·布宁(1870-1953)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1)是他的获奖作品。这是一部充分呈现出布宁早年的生活印象、感受和体验的艺术作品,也是一部反映了包括布宁在内的19世纪晚期俄国部分青年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流亡国外的布宁在自己的晚年通过对已然逝去的美好年华所做的一种诗的回望,为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的消逝吟唱了一曲深情的挽歌。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其他作家撰写的同类体裁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整部作品不是以记述主人公的经历为主,占据作品主要篇幅的,是主人公的印象与感受,他那“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爱情经历是作品主人公最重要的生活体验,构成了他青春时代最难忘的生活篇章。但是,所有爱情生活的过程、行为和细节,都被作者模糊和淡化了。全书给予读者以最深刻的印象的,不是人物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主人公的多重体验。这一特色同样显示于作品对“我”的浓厚亲情的表现。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体味出主人公对亲人对故园的沦肌浃髓的留恋之情。   三、关于一个文化母题的现代主义思索   如果说布宁的上述作品,都还是对19世纪俄罗斯生活的一种诗性的回溯,并且显示出和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密切联系,那么,俄国象征主义作家别雷(1880-1934)的长篇小说《彼得堡》(1914),则是在20世纪初年,在俄罗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发生猛烈撞击之际,尝试着以现代主义方式对一个困扰着历代无数有思想的俄罗斯人的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思索和回答的艺术成果。这就是处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俄罗斯的“归属”、她的独特性和历史命运的问题。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个文化母题。历代的俄罗斯作家、思想家们曾以千差万别的形式对这一问题做出过不同的回答,并在这些回答中显示出各自的智慧与局限。   四、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抒情史诗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是在感到自己欠了同时代人一大笔债的心境下写作《日瓦戈医生》的。他觉得有责任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作为见证人谈谈自己所生活过的那个遥远的时代,谈谈自己对时代的看法。作品借助于“个性与时代”的冲突这一现实主义小说家惯用的情节框架,以主人公日瓦戈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着重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观念及其与那个血与火的时代之间的悲剧性精神冲突,经由他的遭遇反映了跨越十月革命的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历史时代的曲折人生道路,表现了他们的种种复杂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对时代的深沉思考,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因此,这既是一部知识分子命运的艺术编年史,又堪称一部通过个人命运而写出来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生活史。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 3 -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