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197862.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调查197862.doc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草原环境 问题的社会调查及分析 ? 内容提要: 2009年,笔者随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进行学习考察。一路上,本着学习环保,宣传环保的心态,笔者细心观察,认真体会,不但用文字记录了所见所闻,还拍摄了大量图片和录像资料展示真实情景。本文通过实地采集的砂金开采、黑土滩治理及草场退化状况,以草原环保问题为中心,兼而论及了西部大开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 关键词: ?西部开发?草原退化?玉树藏族自治州?扎多金矿?砂金 2003年4月9日,我国今年第一次沙尘天气入春后不久就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肆虐起来。这次沙尘暴主要袭击了青海省西部地区,这里脆弱的高原生态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次星宿海,达柏海上,望积石山,揽观河源。”这描述的是青南高原上的两颗明珠,一对孪生姐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又叫“查灵海”和“鄂灵海”)——黄河源头众流汇归之地。有这两个巨大的淡水湖泊的滋养,被称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玛多县原本是水草繁茂,牛羊兴旺。可如今这个县六个乡共3786万亩天然优良草场中,至少七成以上已属严重退化、沙化。很多牧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定居下来,但现在,由于牲畜基本已无草可食,他们不得不收拾好帐篷重新过起游牧生活,去附近的格尔木、都兰等地,远的甚至走到了青海与四川、西藏的交界地带。难道,若干年后,扎陵湖和鄂陵湖要步罗布泊的后尘? 玉树州西部绝大部分地区是“可可西里”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是藏羚羊最后的栖息地,现在也成了高原鼠类的乐园。这里人迹罕至,却到处可见鼠头攒动,最密集的地方,一平方米内竟有鼠洞20个之多。而在整个青海省,有鼠患的草场面积达1.19亿亩。 牧民们赖以生存的草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然其根源何在?又该如何治理呢? 一、实地调研?采集资料 2009年8月2日,我们在玉树州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中心广场上进行了以“美丽草原我的家”为主题的草原知识宣传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功能的介绍,有关草原环境现状的问卷调查,以及配以文字说明的图片展出和宣传资料的发放。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虽然存在语言障碍,但许多懂汉语的藏族同胞都热情的来为我们做翻译工作,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设计问卷时预期的主要对象是当地牧民,可由于镇上居民多从事工商行业,实际答卷者以学生,教师,干部居多。基本统计数据如下: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1、当地人已经普遍意识到了草场退化的严峻事实,在对草场退化原因的认识方面,认为草原鼠患和开采金矿的占多数,其次是过度放牧、草地垦殖和采药材。 2、在玉树,这个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产出的地区,科学的畜牧知识和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显得不足。 3、当地人已经意识到,草场治理的关键问题在于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但这种意识并没有贯彻到实践中。据居民反映,每年的财政拨款不少,但由于政策实施不当,实际操作缺乏科学性指导,没有看到相应的成效。 4、在建议留言这项中,大多数人都写了加大资金投入,只有一位学生提到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才是关键。这让我们既忧又喜。虽然大家都看到了环境破坏的问题,但大多数人对环境治理的建议还停留在粗放型的思考层面,加大资金投入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在群众中普及环保意识和知识才是开展可持续性环境治理的根本动力所在。 草场退化、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在玉树,其直接表现是大片的“黑土滩”。乍一听“黑土”,使我联想到的是“北大仓”的沃土,乌黑的河泥和富含无机质的腐土,谁知这里的“黑土滩”确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杜庆老师为我们初步讲解了这看似蕴涵生机,实则死气沉沉的“黑土滩”的成因: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大于4000米,气候寒冷,氧气浓度低;而大多数植物要生活在平均温度10°C的环境中,否则有机质难以分解,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这里的植物大多具有“三高一低”的特性——蛋白质高,恢复性高,淀粉含量高,纤维含量低,牧草的生长期一般只有3个月左右,草地被挖掘或过度啃食后形成大片的褐钙土,受到风蚀、冰融等因素的作用,次生裸地连片出现,并不断地扩大,形成了“黑土滩”。 青海省草原环境的恶化一部分是由自然的因素造成,如大气灾害造成的草场退化,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人类活动和高原鼠患。? 二、草场退化?寻根问底 (一)采金者的天平,一边是金子,一边是鲜草 1.自然地理条件 青海省矿产含量丰富,而玉树州主要以金、钼、铜为主,初步探明金矿六处,储量约为22吨。其中分布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的砂金资源是优势之中的优势。 称多县扎朵砂金矿地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南坡,通天河北侧支流细曲河中上游。行政区划隶属于玉树州称多县扎朵乡管辖,矿区地理座标为:东径96°37′~97°00′,北纬33°40′~34°03′;矿区平均海拔4200~4500米。区内水系比较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