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和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pdfVIP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和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国际掌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与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相关性的研究 段呈玉王莉李艳萍瞿广成赵竞方马克坚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HIV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是一个互相促进病变发展、恶化、迅速导致死亡的并发病。据估 计,目前世界上感染HIV的大约I/3混合感染有结核[1]。在我国,结核病也是艾滋病患者中最常 染已成为目前临床诊治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治翩IV感染合并结核病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的 主要问题。 理三个地区725名HIV感染者服用中药固定制剂“康爱保生胶囊”进行治疗,其中合并肺结核者 107例,约占14.76%,对其中治疗满6个月的52例患者进行统计,现分析如下: 1 I临床资料 经有关部门确定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蛋白印迹法确认;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②肺结核诊断标准:痰涂片结核抗酸杆菌阳性或痰培养结核杆菌阳性,胸 部x线摄片显示渗出模糊影。③临床症状和体征:HIV与肺结核双重感染时,常有长期发热、盗 汗、咳嗽、腹泻、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神经精神等复杂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两类疾病的症 状和体征互相重叠。 1.2入选标准 250/ui,③已开始正规抗结核治疗;④为避免IRIS的发生尚未或停止施行HAART。 记数≥250/ui者;同时接受正规抗结核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用 药,无法合作者。 龄分布在24,--,67岁之闻,其中24,29岁ll例(约占21.1 40,49岁6例(约占I1.54%),50一--59岁6例(约占I 状期6例,发病期46例。 1.5入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资料对52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无症状期6例中,气阴两虚型 1.6入选患者症状体征分布情况见表I -21l一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项症状中,乏力、咳嗽、气短、盗汗、发热、皮肤瘙痒、纳呆、自汗等8项出现频次较 高,5项体征中,皮疹、疱疹、淋巴结肿大3项出现频次较高,故在观察疗效时,主要观察这11项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2治疗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在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口服由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研 ZJ001),1次6粒,1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疗效标准 2.1AIDS的疗效评价 A.症状与体征:采用定量记分法,各项症状根据严重、一般、轻微、阴性分别记6、4、2、 定、无效兰个等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较明显,总积分下降≥l/3;稳定:临床症状 体征改善不明显,总积分下降1/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积分不下降, 或有所增加。 b.免疫指标: -212—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有效:CD。+逐渐上升,疗后CD。+升高≥30%或50/ul; 稳定:CD。+无变化或逐渐上升,疗后cD.+升高或下降30%或50/ul; 无效:CD‘+下降≥30%或50/u1。 2.2IRIS发生率的评价 抗结核治疗与靠康爱保生胶囊”合用,患者如出现持续发热,体温高于38.6℃,不断加重 的咳嗽或气短,淋巴结肿大加重,出现皮损和腹水,影像学表现肺叶实变及胸膜渗出等,可考 虑为出现IRIS。 IRIS。故在抗结核过程中使用“康爱保生胶囊”后,如超过80%的患者未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体征 恶化表现,临床状况得到明显或逐步改善,则该方案的安全性得到验证。 3 数据统计 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a=0.05。 4 治疗结果 4.1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变化情况见表2 表2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变化情况 症状 例数 有效 稳定 无效 积分变化()tffP 治疗前 治疗后 乏力一一百6 咳嗽 34 4 19 1l 1.92±1.721.38±1.6l1.99 0.026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