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中医药古籍文献与图书馆建设研究 373
中医古籍流布日本之研究
白 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中日两国自古存在着一条“海上丝绸之路”【lJ。这条路西起中国广州、南京、宁波等
地,东至日本奈良、长崎,跨过惊涛骇浪,用一艘艘承载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船连接而
成。这条路上走过了遣唐使、入宋僧,也留下了中日商人的足迹;送去了蚕丝、书籍,也
带回了彼邦文化。
书籍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难以刻缕人微。一次性传人的书籍通过辗转抄录会对广
阔的区域和漫长的年代产生影响【2]2。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通往来历史中,中国典籍
东传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后半期。据考证,最早东传的中医药文献是在公元562年由中国
医家吴人知聪携带到日本的《明堂图》。此后,中日两国以书籍为基础的医学交流从未间
断过。特别是日本江户时代,商业往来频繁,大量中医古籍流入日本。其中,1/4左右的
中医古籍又在日本刊刻后广泛流传,促进了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引3。同时,还有一部分
中国已经佚失的中医古籍辗转回归,现在被保存在中国各地的图书馆中。
那么,中医古籍究竟通过了怎样的途径东传到日本?这些书籍在日本的保存和覆刻情
况如何?为什么周边国家只有日本大力传承中医,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汉方医学?反流中
国的中医古籍对中医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这些疑问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本篇文章
仅就中医古籍东传日本的历史以及在日本的刊刻情况进行讨论。
早期中医古籍东传日本概况
中国在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经济方面逐渐发展成为东亚的中心,文化也相对
较周边国家先进。此时的日本正值推古天皇时期,执政的圣德太子积极移植引进中国文
化。公元607年,大礼小野妹子受圣德太子委派,作为正使来中国隋朝访问。从此,随着
日本向中国派遣“西海使”(隋代亦称“遣隋使”,唐代亦称“遣唐使”),中日两国之间也
开通了往返海上的“书籍之路”…1。其中,在汉籍东传方面贡献最大的是8世纪时代的名
人吉备真备,他曾二度随遣唐使人唐留学。滞唐十九年后,于公元733年回到日本。在中
国期间,他细觅穷搜经、史、子、集各类文献典籍,回国后把从中国带回的文献典籍编著
了专门目录,名日《将来目录》。此目录便是后来藤原佐世编撰《本朝见在书目录》的重
要参考资料之一。
.据统计,历次遣唐使来中国均有医药人员随行。日本医药学者也有目的地来唐朝学习
医学,同时携回中国医学典籍。如:公元838年,通晓中医药学的菅原棍成随遣唐使入唐
请教医术疑义,研修中医药学。他于840年归国,于843年升为针博士,、并任侍医,善治
疮疡。
374 中医药信息研究进展(一)
隋唐时期,除了以上提到的西海使、留学僧求书之外,这一时期往来于中日两国之间
的商人也带到日本一部分中医古籍。公元894年,遣唐使正式废止,当最后一次人唐的第
十七次遣唐使于公元840年4月回国后,唐朝中日商人间的民间贸易就成了中医古籍输入
日本的唯一渠道了。
那么,究竟有多少中医古籍在隋唐时期传人日本呢?藤原佐世奉敕修撰的《日本国见
在目录》是十分重要的书目资料。该目录是于885~897年间编成的一部国家藏书目录。
原书序跋缺损,所以对该书的修撰动机的考证始终还处于推测阶段。虽然一部分学者认
为,该书由于冷然院遭火灾,众多书籍被焚,因此制作了该残存书目。但是,日本学者太
田晶二郎氏却认为,冷然院被焚或许提供了制作目录的机遇,但从目录所使用的“见在”
一词考虑,它应为“本朝见在书”目录,是与中国相对而言的日本实际存有的汉籍目
录[4]。太田的研究结果使得这本目录被赋予当时日本国内的汉籍总目录的地位。我们可
以认为,当时传人日本的汉籍规模大致如此。那么,我们调查此书的中医药文献所收录情
况就可以大致了解隋唐时代中医古籍的传日情况。
《日本国见在目录》模仿《隋书·经籍志》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体例,又细分四
十家,该书第三十七类为“医方家”,共著录医书及有关书籍167种,内容涉及医经、经
方、养生、食疗、针灸、本草、方书、炼丹、食禁、医籍训诂以及临床各科等多个方面。
从目录不难看出,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早期医药学著作,当时多已传入日本。
唐朝灭亡之后,经过五代,公元960年始入宋朝。日宋之间没有正式交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