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纳米碳酸钙在聚苯乙烯中分散因素地研究.pdfVIP

影响纳米碳酸钙在聚苯乙烯中分散因素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7卷 增刊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01.37,Suppl.2 RAREMETAL 2008年 5月 MATERIALSANDENG小IEERrNG May2008 影响纳米碳酸钙在聚苯乙烯中分散因素的研究 王旭1,唐伟1,孙坚1,蔡晓良2 (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14) (2.杭州志达光电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摘要:利用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处理纳米碳酸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基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利用直剪 仪表征了偶联剂NDZ.401对纳米碳酸钙团聚体的团聚强度和内摩擦系数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图像 分析软件观察和统计分析了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的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粒径,探讨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粒子特征、 分散工艺、基体性能等对纳米粒子分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5%(质量分数,下同)左右NDZ.401处理的纳米 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可分散性;采用熔体流动速率较高的聚苯乙烯为基体有利于提高纳米碳酸钙在聚苯乙烯中的分散程 度:但过度延长分散混炼时间不能显著改善纳米碳酸钙在聚苯乙烯中的分散程度。 关键词:钛酸酯;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分散:复合材料 中图法分类号:TQ224.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5X(2008)$2.613.04 2.1 主要原料 1 前 言 纳米碳酸钙(立方晶型,上海卓越超细碳酸钙有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应公司);聚苯乙烯(165H,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 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由于纳米材料的比表面 司);聚苯乙烯(666D,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聚苯 积和表面自由能都很大,非常容易团聚,而且团聚强 度也很大,因此在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时,要 酸酯偶联剂(NDZ-401,南京曙光化工有限公司)。 实现纳米材料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比较困难。为了研 2.2主要仪器与设备 究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机理,许多学者对纳米 灵巧型粉碎机(DJl02,上海淀久中药机械制造 粒子团聚体在不同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行为都作了大 有限公司);双辊开炼机(SK一160B,上海橡胶机械厂); 量的研究工作【l卅。研究表明,影响纳米粒子在聚合物 应变式电动手摇直剪仪(SDJ一1A,浙江省上虞县勘测 中的分散因素有:粒子的表面特性;粒子与聚合物界 面间的浸润性;粒子在分散过程中受到的分散力的大 本电子腰OL公司)。 小、类型及其作用时间等;聚合物基体的熔体特征,如 2.3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 熔体粘度及其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和粘温特性等[5-10】。 将经100℃,4h烘干处理的纳米碳酸钙和 本研究利用钛酸酯偶联剂NDZ.401处理纳米碳 酸钙,并采用熔融分散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基纳米碳酸 速混合8~10rain。用甲苯进行索氏抽提6h,干燥后 钙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的团聚特征,观察和 备用。 分析了纳米碳酸钙粒子在聚苯乙烯基体中的分散状 2.4试样制备 态,探讨了表面处理、分散工艺条件、聚苯乙烯熔体 将经过NDZ一401处理的纳米碳酸钙和聚苯乙烯 性能等对纳米碳酸钙在聚苯乙烯中的分散程度的影 在双辊混炼机中混炼制备复合材料,辊筒温度为(1654- 响,为熔融分散法制备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 5)℃、辊筒间隙为1.0mm。 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2.5性能测试与分析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