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六 动物绦虫病常见病原形态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对莫尼茨绦虫的详细观察,使学生熟悉绦虫构造的共同特征。
2.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掌握猪、牛、马、肉食兽和禽类的主要绦虫(马裸头绦虫、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鸡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双壳绦虫、膜壳绦虫、中绦绦虫、双叶槽绦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3.掌握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的鉴别要点。
4.了解剑水蚤和地螨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实验器材
(一)多媒体课件
上述病原(绦虫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图。
(二)挂图
1.绦虫构造模式图,马裸头绦虫、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鸡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双壳绦虫、膜壳绦虫、中绦绦虫、双叶槽绦虫的形态图。
2.绦虫中间宿主(剑水蚤和地螨)的形态图。
(三)标本
1.马裸头绦虫、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鸡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双壳绦虫、膜壳绦虫、中绦绦虫、双叶槽绦虫的浸渍标本。
2.马裸头绦虫、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鸡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双壳绦虫、膜壳绦虫、中绦绦虫、双叶槽绦虫的染色标本(制片标本)。
3.剑水蚤和地螨的浸渍标本和制片标本。
4.严重感染马裸头绦虫、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鸡赖利绦虫、双壳绦虫的病理标本。
(四)器材
1.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手持放大镜;
2.标本针、眼科弯头镊子、表玻璃(或培养皿)、尺;
3.多媒体、幻灯机、显微镜投影仪(电视机、投影显微镜)。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机)及显微投影仪带领学生共同观察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鸡赖利绦虫、节片戴文绦虫、双壳绦虫、膜壳绦虫、中绦绦虫、双叶槽绦虫和马裸头绦虫的形态特征,并明确指出各种绦虫形态构造的特点。
2.学生分组独立进行绦虫的形态观察。首先取莫尼茨绦虫的浸渍标本,置于磁盘中观察其一般形态,用尺测量虫体的全长及最宽处,测量成熟节片的长度及宽度,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然后再用同样方法观察其它绦虫的浸渍标本。
3.取莫尼茨绦虫的头节、成熟节片的染色标本,在显微镜下详细观察头节的构造,成熟节片的睾丸分布、卵巢形状、卵黄腺及梅氏腺的位置、生殖孔的开口以及孕卵节片内子宫的形态和位置。然后再取其它绦虫的染色标本进行观察。观察时主要注意成熟节片内生殖器官的组别、生殖孔开口的位置和睾丸的位置。孕卵节片内子宫的形态和位置等。
4.取剑水蚤和地螨的标本,在显微镜或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注意事项
1.从标本瓶内取出绦虫的浸渍标本时,一定要轻取轻放,以防节片脱落。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绦虫的头节、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的染色制片标本时,一定要对照图谱进行观察。
3.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患病器官的病理变化。
4.剑水蚤和地螨的浸渍标本,用肉眼、放大镜和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着重观察其外部形态。
5.按有关标本管理要求,将本次实验用标本放回原处。
五、实验报告
1.在莫尼茨绦虫头节和成熟节片的形态图中,标出各部位的名称。
2.将观察马裸头绦虫、莫尼茨绦虫、鸡赖利绦虫、双壳绦虫、膜壳绦虫和双叶槽绦虫标本所见的形态特征,按下表格式制表填入。(表6—1)
表6—1 常见动物绦虫形态特征
虫
名 虫
体
长 虫
体
宽 头节
大小 头节吸盘附属物 成节生殖孔位置 成节生殖器组数 成节睾丸位置 成节卵黄腺有无 成节节间腺形状 孕节子宫形状和位置
附:参考资料
1.动物主要绦虫的形态特征描述及插图。
(1)马裸头绦虫。马裸头绦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的有三种,即:叶状裸头绦虫(Anoplocephala perfoliata)、大裸头绦虫(A.magna)和侏儒副裸头绦虫(Paranoplocephala mamillana)。
①叶状裸头绦虫。 寄生于马、骡和驴的盲肠、回肠后部和结肠内。虫体全长2~5㎝,偶可长达8㎝,最大宽14mm,厚为2.5mm。头节小,上有4个杯状吸盘,每一吸盘后方各有一个特征性的耳垂状附属物。无顶突和小钩。体节短而宽 ,成节有一套生殖器官,生殖孔开口于节片的单侧。睾丸数目150~200个,分布于节片中央区。卵巢位于近生殖孔侧的中央,分成左右两瓣。卵黄腺位于卵巢中央的后方,呈横的长圆形。阴道膨大为大的受精囊。早期子宫呈横管状,两端伸触两侧的排泄管。后期孕节中的子宫呈不规则扩张突起,占满节片四缘。内含许多虫卵。卵呈卵圆形,大小为0.076~0.065×0.080~0.096mm,梨形器梨形器等于卵的半径长,内含一个六钩蚴。(图6-1)
②大裸头绦虫。 寄生于马、骡和驴的小肠后半部,偶然见于胃、盲肠和结肠内。成虫全长大80 cm,最宽节片大2.5 cm。头节宽大,吸盘在顶部,颈节短。成节内有一组生殖器官,生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