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骨癌痛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VIP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骨癌痛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骨癌痛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骨癌痛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_医学论文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骨癌痛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_医学论文 作者:申文 马正良 黄小冬 曾因明 【摘要】 目的 观察脊髓水平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对骨癌痛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 C3H/HeJ 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 = 8) :假手术组( Sham组),骨癌组,骨癌+生理盐水组,骨癌+氟代柠檬酸0.25 nmol/5 μl、0.50 nmol/5 μl、0.75 nmol/5 μl组。骨癌组和Sham组测定术前及术后7、12、17、21天小鼠机械缩腿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骨癌各剂量组在第17天 鞘内给予不同剂量的氟代柠檬酸,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15 min、30 min、1 h、2 h MWT和TWL值。结果 骨癌组从术后12天开始直到本实验观察的术后21天,MWT和TWL均明显降低,与Sham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骨癌+生理盐水组小鼠在各个时间点上与给药前相比MWT和TWL无明显改变( P>0. 05);骨癌+氟代柠檬酸各个剂量组小鼠在给药后MWT和TWL均逐渐增加,具有剂量依赖性,并随时间的延长又逐渐恢复到给药前水平;骨癌+氟代柠檬酸0.75 nmol/5 μl组在给药后30 min时作用最明显,与给药前和盐水组相比 P<0.01。结论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能明显减轻骨癌痛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水平参与疼痛信息传递。 【关键词】 骨癌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氟代柠檬酸 癌症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新的癌症痛动物模型的出现,为研究癌症痛的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量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痛信号的转导,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为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其鞘内注射在骨癌痛中是否可以产生抗伤害作用,目前鲜见文献报道。本实验拟观察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骨癌痛小鼠机械和热痛阈值的影响,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骨癌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仪器试剂 实验采用C3H/HeJ小鼠,5~6周,体重20~25 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NCTC2472骨纤维肉瘤细胞株购自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ATCC)。氟代柠檬酸(fluorocitrate)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批号:Sigma F-9634,配制方法:秤取4 mg氟代柠檬酸钡盐溶于0.5 ml盐酸(1 mol),加1或1.5滴Na2SO4(0.1 mol),再加1 ml磷酸缓冲液(0.1 mol),以12 000 g离心5 min,取上清加生理盐水至4.8 ml此即为1 nmol/μl。Von Frey细丝购自美国Stoelting公司;热痛刺激仪BME2410A,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 1.2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基采用NCTC135培养基,其中含有10%的马血清,ATCC所推荐,每周传代1次,按1∶4~6扩增。 1.3 骨癌痛模型的建立 参照Schwei等[1~3]所报道方法建立模型,小鼠麻醉后(戊巴比妥50 mg/kg,i.p),行右膝关节切开术,暴露股骨关节面,然后用4号注射针头钻穿股骨,再换用20 μl微量注射器将含有2×105个肿瘤细胞的α-MEM培养基(内含1%牛血清白蛋白) 20 μl注入股骨远端,假手术组只注入20 μl α-MEM培养基(内含1%牛血清白蛋白)。注射完毕用牙科玻璃离子封住针孔,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创口缝合。 1.4 小鼠鞘内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ith) 按压小鼠腰骶两侧固定,自L5–6棘突间进针,以鼠尾突然出现侧向运动为注射成功标志。注射用10 μl 微量进样器进行,注射容积为5 μl,注射时间10 s,留针20 s。 1.5 动物分组及给药 C3H/HeJ 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 8):假手术组( Sham);骨癌+生理盐水组:模型成功建立后17天鞘内注射生理盐水5 μl;骨癌 +氟代柠檬酸0.25 nmol/5 μl、0.5 nmol/5 μl、0.75 nmol/5 μl组:模型成功建立后第17天分别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0.25 nmol/5 μl、0.5 nmol/5 μl、 0.75 nmol/5 μl。 所有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 μl。 1.6 行为学测定 MWT测定:Von Frey 纤维细丝测定小鼠的机械性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wal threashold, MWT)[4],将一有机玻璃箱(5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