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与中国国货银行的始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祥熙与中国国货银行的始终   民国时期缘起于抵制洋货而生的国货银行曾火爆一时,然好景不长,很快就惨淡下来,这究竟为何?它的掌门人孔祥熙在这一过程中又是如何把持和操控的?这其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事件?   一、国货银行的筹办   中国国货银行,究其名字而言,自然与国货运动有关。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势下,国货银行在国内各界民众各种抵制外货运动背景下,应运而生。1929年11月15日中国国货银行在上海正式开始营业,而其筹建刍议则可追溯至济南“五三惨案”。1928年5月3日,日军为阻挠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在济南制造惨案。“五三惨案”发生后,国内群情激愤,抵制日货运动空前高涨。国人在对惨案深感悲愤之时,亦感到国家力量的孱弱,经济的落后。因此民众抵制外货运动与振兴民族工业、支持国货发展逐渐结合在一起。   当时舆论界反映民声的重要媒体《申报》,对“五三惨案”进程及各地抵制日货运动进行了持续报道。创设国货银行,提倡国货,发展经济的想法即在此期间提出。1928年5月15日在当时的首都南京举行“五三惨案”的纪念活动中,国府委员谭延?指出北伐要继续,同时也要谋求经济的发展。另一位委员宋渊源则在演说中明确提出创设国货银行,支持国货,发展经济。宋还提出了初步计划:“……以国民全体不分性别,每人至少认股一元,故资本最低额为四万万元。首都设总行,省设支行,县设分行。总支行各设董事会,用选举制,所收股金,总行支行分行,各存三分之一,总行得酌量发行钞票。”尽管这一设想有些不切实际,但它清晰地表达出了国人试图通过创办国货银行,支持国货,发展经济,提升国家力量的想法。   数日后,宋渊源筹设国货银行的提议经国民政府财政部、工商部两部议决,拟条例务于济案未解决前成立。此后国府会议对此进行讨论,并决定将国货银行暂行章程与招股章程申请公决。公决决议指定由孔祥熙、宋渊源、宋子文、薛笃弼、王世杰审查。时任工商部部长的孔祥熙公开表示支持国货发展,实行国货救国,并明确将筹建国货银行列入其工作计划。因此对国货银行暂行章程和招股章程的审查顺利通过。   国货银行筹备委员会旋于1928年7月2日成立,委员多为政商界要人。其中党政大员有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工商部部长孔祥熙,国府委员薛笃弼、宋渊源、钮永建、张之江等。金融、工商界人士及社会名流有钱永铭、虞洽卿、王一亭、甘仲琴、苏民生、陈行、邹勉初等。   国货银行从提议到筹备迅速实施,与蒋介石的首肯亦密切相关。“五三惨案”之际,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济南遭日军羞辱,仓皇逃出方才保住一命。蒋在其日记中曾写道:“身受之耻,以五三为第一,倭寇与中华民族结不解之仇。亦由此而始也。”此后,蒋的日记均以“雪耻”开头。这也是后来国货银行在筹备过程中蒋予以大力支持,并担任发起人,且积极认股的原因之一。   国货银行筹委会成立后,筹备工作开始进入正轨。筹委会的首次会议要求国民政府先行认股以示提倡,并拨发筹备费;同时通电各界,征求名流,担任该行发起人;审核银行暂行章程草案和招股章程草案;并暂先推举孔祥熙、宋渊源、钱永铭为常务委员。孔、钱就任后,通电社会各界进行招股。但囿于当时二次北伐正酣,国家财政紧张,经济形势亦不乐观,政商界均无力独自筹办,故而采取官商合办形式,以示国民一体,同心抵制外货,发展国家经济。   相比筹委会迅速出台国货银行招股程序、招股章程及招股说明书,招股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招股实际工作却步履维艰。这种局面固然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尚未真正稳定,民间商人去害保利的本能使其在投资方面较为谨慎有很大关系,而官商合办模式在晚清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已经被利益为上的民间商人团体所摒弃。反观此时私营商业,尤其是银行金融业发展迅猛。当时社会环境下,但凡有一定的资本和社会关系,投资银行基本上可稳获高额利润。“五三惨案”所激发出来的民族情感没有使得这些民族资本家冲动投资。在国货银行筹备过程中,他们作为商股一直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着官股持有者国民政府的承诺与行动,且对官股文件和行为持谨慎态度。   为打消这种疑虑,1928年8月,中国国货银行在招股说明书第二条中明示了官股义务和权利:“国民政府为提倡招股起见,首先认提倡股一百万元,并于招股章程第二十一条内订明‘政府提倡股须俟民股分息后,仍有盈余,方得付息’。”纵使如此,商股的重要组成上海各商业团体及国货大同盟会等依然心存疑忌,他们请求国货银行筹委会转呈国府,准予在江海关税款项下按月划拨5万元为中国国货银行保息专款。同年8月21日国民政府会议通过了这一提案。在此情况下,商界人士对国货银行性质的疑虑并没有完全消除,希望实现国货银行真正商办性质的倾向较为明显。10月22日,全国商会联合会常务委员冯少山等人在呈财政部公函中,明确表示:“查国货银行为振兴实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