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催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 1165
p沸石催化剂上丙烯水合醚化反应的原位红外研究
刘金龙秦如意杨少锋
(中131石化褡阳石化T程公司炼制研究所,洛用471003)
异丙醚作为新的车用汽油含氧化合物调合组分,成为MTBE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异丙醚主要是
丙烯水合法制异丙醇的副产物;丙烯一步水合醚化是比较合理的异丙醚制备工艺。王延吉等人在研究
丙烯与异丙醇的加成醚化反应时发现,用硼酸浸渍Hp沸石可以提高丙烯的转化率。然而,对丙烯水
合醚化反应,硼酸授渍改性的p沸石催化剂却表现出较低的催化活性I本文采用原位红外催化反应手
段,对未改性(催化剂A)及硼改性(催化剂B)p沸石催化剂上丙烯水合醚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目的在
于揭示B沸石表面酸性与丙烯水合醚化反应之间的关系1
1试验结果与讨论
1.1丙烯和水的原位催化反应不同反应温度下,催化剂A或B同时通入丙烯和水时的原位
别出现异丙醇和异丙醚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有异丙醇和异丙醚生成。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由80C提高
于异丙醇的生成,而异丙醚的选择性降低。硼改性的催化剂B通入丙烯和水后,在950cm_1处的吸收
峰强度很弱,即使将反应温度提高至160
吸收峰强度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强,表明硼改性催化剂对丙烯水合为异丙醇的反应活性较低,但生成
的异丙醇更容易与丙烯进一步发生醚化反应。
1500 1000 500 1500 1000 500T氟广——币而矿———了酊
150‰。兰翟巾。.矿 Wayenumber(cm。。)
Wavenumber(cm-1)Wavenumber(cm-‘)
圈4催化荆B上异丙醇
图1催化剂A上丙烯与图2催化剂B上丙烯与圈3催化荆A上异丙醇
水的原位红外谱图 水的原位红外谱图 的原位红外谱图 的原位红外谱图
反应温度,(1)80℃,(2)120C,(3)160℃(圈5、图6同)
1,2异丙醇的原位催化反应图3、图4分别为异丙醇在催化剂A和B上的原位红外催化反应
特征吸收峰,表明异丙醇在催化剂A上同时发生异丙醇的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反应。随着反应
强,表明在催化剂A上鼻丙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活性高于异丙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活性。而硼改性
对异丙醇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反应活性均较低。
1.3异丙醇和丙烯的原位红外反应图5、图6分别为异丙醇与丙烯在催化剂A和B上的原位
1处的吸收峰强
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不仅1015、1330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增加,而且910、990cm
度也增加,表明在催化剂A上不仅发生异丙醇与丙烯的醚化反应,同时也发生异丙醇的分子内脱水
1166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催化科学与技术
990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基本不变,表明硼改性催化剂对异丙醇与丙烯的醚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
活性,但对异丙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活性较低。
1000 600
500 1000 600
Wavenumber(cm-1) Wavenumber(cm-1)
图5催化剂A上丙烯和异丙醇的原位红外谱图 图6催化剂B上丙烯与异丙醇的原位红外谱图
1.4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表1列出了两种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分析结果。催化剂
A具有一定量的B酸位,B/I,酸比例约为0.65;而硼改性后催化剂的B酸量明显降低,但I。酸量高于
催化剂A,其B/I。酸比例只有0.25左右。在p沸石催化剂上,丙烯水合醚化可同时发生丙烯水合、异
丙醇分子内脱水、异丙醇分子间脱水和异丙醇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ol-Gel法制备多孔SiO-%2c2--PEG凝胶过程地研究.pdf
- FT-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小檗碱和鸟嘌呤核苷的相互作用.pdf
- FBMBR工艺处理石化雨排废水探究.pdf
- CdS纳米粒子的LB膜自组装探究.pdf
- 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磷地研究.pdf
- Pd合金氢致缺陷的正电子湮没探究.pdf
-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VP5蛋白原核表达的探究.pdf
- CFU-GM与MIC分型两种检测体系在AML患者预后判断中关系的研究.pdf
- Fe-%2c0.68-Ni-%2c0.32-合金纳米线阵列的穆斯堡尔谱探究.pdf
- N-叔丁基-N′-三苯锗丙酰基-N-取代苯甲酰肼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pdf
- Nd-%2c0.5-Sr-%2c0.4-Pb-%2c0.1-MnO-%2c3-晶体结构的中子粉末衍射探究.pdf
- 单线态氧引起的蛋白质损伤的探究.pdf
- 超声引导洛欣溶解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地研究.pdf
- 钯卟啉室温磷光探针研究更生霉素和DNA相互作用.pdf
- 不同火源位置对地铁火灾烟气流动影响数值模拟和研究.pdf
- 稻曲清的使用与其对稻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pdf
- Z-N%2f非茂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地研究.pdf
- K562白血细胞的固定与电化学性质研究.pdf
-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肠道菌群结构分子生态学的探究.pdf
- Gd-%2c5-Si-%2c2-Ge-%2c2-巨磁熵变合金的粒度效应探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