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Z-N/非茂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的研究
许学翔 张林 纪洪波 时晓岚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是近年来聚乙烯技术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与通常的聚乙烯材料
不同,宽分布聚乙烯不仅可以保持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力学性能、硬度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
能,同时可以改善聚乙烯的加工性能。这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凝胶渗透色谱图)
在较宽的范围内分布,而没有出现明显的双峰曲线。目前制备宽或双峰聚乙烯树脂的方法
有三种方法:熔融掺混法、分段反应法以及单一反应器内采用双金属或多金属活性组分催
化剂体系。从聚合工艺和聚合物性能的角度考虑,单一反应器内采用双金属或多金属活性
组分催化剂体系是较为理想和可行的方法。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已不断开发出新的催化体
系用于宽分布/双峰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乙烯[1-5] 。
继茂金属之后,另一类含有氧、氮等杂原子的非茂金属配合物在聚烯烃催化剂、尤其
是聚乙烯催化剂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与关注。非茂金属化合物的种类较多,因
而为聚烯烃催化剂开辟了更为广泛的来源。非茂催化剂是另一类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其合
成的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较窄,加工困难。因此,如何加宽非茂金属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依
然是非茂金属催化剂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工作基于传统Z-N 催化剂和非茂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在催化乙烯聚合时,具有不
同的氢调敏感性、链增长速率常数、链转移和链终止常数,从而实现单一反应器内制备
宽分子量分布PE 的目的。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所有原料均为试剂级,操作均使用Schlenk 装置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
1.2 Z-N/非茂双金属催化剂AZ 的制备
催化剂合成按照专利方法合成[6]。
1.3 乙烯聚合评价
乙烯常压聚合评价是将500mL 装有搅拌器的三口烧瓶用氮气置换两次、乙烯置换3 次
后,通入乙烯气体,乙烯压力为0.1MPa,加入己烷和助催化剂,油浴温度40℃,加入催化
剂,反应30min,停乙烯,加入乙醇和盐酸,过滤后用清水洗涤,所得产物干燥后称重。
1
乙烯高压聚合评价是将2 L 不锈钢聚合釜用氮气置换3 次,依次加入上述制备的己烷、
助催化剂及催化剂,搅拌升温,通入氢气,氢气压力0.2 MPa,再通入乙烯,保持总压为0.8
MPa,加入溶剂己烷以及助催化剂,在70℃聚合1h,得到均聚聚乙烯。
2 结果与讨论
2.1 双金属催化剂AZ 的乙烯聚合动力学研究
图1 为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AZ 的动力学曲线,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AZ 的动力学曲线
与Z-N 活性组分A 的动力学曲线相比有较大的差异。A 的动力学曲线符合较为普遍的乙烯
聚合的动力学曲线,属于上升衰减型的。而双金属催化剂AZ 的聚合活性在3min 之内就达
到最大值,然后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在聚合时间大约 10min 后聚合速率再次又出现一个峰
值,即使Zr 金属含量很低的AZ-9 (0.21%)催化剂也出现了这种二次上升动力学现象,这
反映出在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AZ 中存在Ti 和Zr 两类活性中心。由于催化体系中同时存在
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活性中心,导致聚乙烯的分子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分子量分布加宽。
240
230
220
210
200
190
180
L 170
m 160
/ A
量 1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dS纳米粒子的LB膜自组装探究.pdf
- 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磷地研究.pdf
- Pd合金氢致缺陷的正电子湮没探究.pdf
-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VP5蛋白原核表达的探究.pdf
- CFU-GM与MIC分型两种检测体系在AML患者预后判断中关系的研究.pdf
- Fe-%2c0.68-Ni-%2c0.32-合金纳米线阵列的穆斯堡尔谱探究.pdf
- N-叔丁基-N′-三苯锗丙酰基-N-取代苯甲酰肼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pdf
- γ-射线辐照的含萘环聚醚醚酮均聚物常温检测ESR谱地研究.pdf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地研究.pdf
- Keggin结构的磷钨钒杂多酸%2f甲基紫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光谱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