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11月 第六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文集 上海
超临界水中褐煤制氢过程研究
程乐明1,一,张荣1,毕继诚1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l前言
氢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氢能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大规模廉价制氢技术的开发。由于我
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而煤炭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气化
仍然是大规模制取氢气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常规气化用煤主要是高阶煤如烟煤等,含水量大、热值低
的褐煤、泥煤等利用较少,主要原因是其必须经过高能耗的干燥过程。此外,常规气化过程得到的是H2、
CO和C02为主的混合气,需要通过净化、变换和分离工艺才能得到氢气,因此,常规煤气化工艺比较复
water)作为低阶煤制氢介质,可以免去干燥过程,煤的热解、气化、
杂。利用超临界水(SCW,Supercritical
净化、变换和分离过程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因此工艺过程简单;反应介质为水,成本低且易获取,热
水可重复利用且无环境污染问题。
褐煤为反应原料,依次经SCW热解、和气化制氢两个阶段进行反应,探讨KOH、CaO对煤热解、气化的
影响,并与相同温度下的常压水蒸气气化过程进行了对比。
2实验部分
实验采用云南小龙潭褐煤为原料(0.3~0.5mm),原料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实验装置和产物分析
方法见文献【21。在需要加入催化剂的实验中,将KOH或CaO与煤样以10%的比例混合,并和适量水搅拌均
适量热解后的半焦装入300目的不锈钢滤网中,置于反应器中后密封,热电偶测温点置于反应器内部与料床
定压力后开始计时反应lhr,气体生成量通过流量计计量。
3结果和讨论
3.1 CaO和KOH催化剂对热解反应的影响
PT-/殇Oilandloss
口Residue卿Gas
喜
秀
害
蠢
*
8
30MPalmin 30MPalmin
图1碳在煤热解产物中的分布650。C 图2煤热解气体产率650。C
.37.
2005年11月 第六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文集 上海
煤在SCW中首先发生热解反应,随后是热解半焦与SCW发生碳的气化反应、水煤气变换反应等生成
和lrain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了热解实验,并收集了此条件下的煤热解的气液固相产物,图1显示了碳在热解
产物中的分布,无催化剂时,热解的碳转化率为32%,说明在SCW系统中反应lmin后,小龙潭褐煤快速
发生裂解反应,产生煤气、焦油和半焦。反应系统分别添加10%的CaO和KOH后,煤热解碳转化率升高
到35%和39%,同时气相中的碳收率有所增加。与无催化剂相比,CH4、H2和C02的增幅均较为明显(见
图2)。这是由于SCW对无机盐的溶解度很低,绝大部分催化剂沉积在热解半焦表面,对热解反应起到催
化作用的缘故【3J。
余的60%以上的碳则存在于半焦中。在无残焦气化反应的前提下,进一步延长反应时间,热解反应的碳转
化率变化不大12J。
3.2气化反应及催化剂的影响
煤裂解在短时间内即反应完全,如在足够的温度下,继续延长反应时间,使SCW与半焦发生气化反
下,进行了水蒸气或SCW气化实验。图34分别显示了气化反应的碳分布和气体产率,除Ca0一半焦气化
碳平衡略低外(91.5%),其余气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低沸点溶剂萃取处理含多种酚废水地研究.pdf
- n-BuLi%2fCy-%2c2-NCu复合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酯类以与苯乙烯单体的负离子聚合研究.pdf
- 超市冷柜用压缩机组节能地研究.pdf
- MEMS光开关阵列扩展性地研究.pdf
- 超临界二氧化碳渗透成核剂NA40后聚丙烯结晶性能地研究.pdf
- Golay6稀疏孔径系统成像探究.pdf
- 单晶Co纳米线阵列的X射线表征与其磁性研究.pdf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检测猪未知多态方面地研究.pdf
-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四核苷酸重复序列(TTTC)n基因多态性探究.pdf
- 肠杆菌(Enterobacter+sp.CN1)甲酸代谢地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