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无声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无声艺术   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也是班主任指导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因为德育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既不能强加,也不能硬塞,而应形式多样,不失时机地加以渗透,润物无声。要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行为约束、轻道德内化现象,让每次教育都成为德育的典范,师爱的杰作。把德育工作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是艺术而不是技术,是无形的灵魂工程,因此工作中不能粗制滥造,简单勾勒,而应精雕细刻、反复琢磨,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不对头,工效低如牛。   长期以来,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往往会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即谁找学生谈话谈得多,谁的工作就会被认为做得认真,做得具体,做得好。以往人们把苦口婆心列入师德范畴,甚至认为谁做到谁就达标、合格,殊不知有多少教师在对牛弹琴。当然,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声艺术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还应该利用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多运用一些无声技巧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所谓“无声艺术”,即德育工作者不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或眼神、脸色暗示,或陡然沉默,或动作相佐,让学生在心理产生一种不同凡响的震撼,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讲小话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时,教师突然停下正在进行的授课,让全班都保持沉默,那么这位学生立即感觉到一种异样,意识到教师注意到了自己,进而停止说话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无声艺术的不自觉运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避免和学生发生正面的冲突,而且还可发挥出教育的最佳效果。   无声艺术,可以是动作相佐,有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不得一点委屈,如果教师在他们犯错时,直接用语言去批评,就很容易激怒他们,事情就可能变得很糟糕。一次,笔者刚接这个班不久,有一天下午第五节课,笔者正在讲课,突然“哇”的一声,潘同学吐了一地。臭味立即充满整个教室。潘同学脸色苍白,痛苦地趴在桌上,见他这样,笔者的心紧缩了一下,其他同学呢?有的捏着鼻子,有的用书扇着驱赶臭味,有的竟然起哄:“熏死了,熏死了!”面对这一场面,笔者心理“腾”地一下就火了:“同学生病了,这么多同学就没有一个能主动站出来帮忙,还幸灾乐祸,你们还有人情味吗?”笔者真想狠狠教训他们一顿,可粗暴的责备和训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即使笔者的责罚暂时有效,也维持不了几天,反倒会拉大师生的距离,给以后的工作造成障碍。“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育科学,任何道理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度。”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再次响在耳畔。笔者快步走到潘同学面前,掏出纸巾,边为他擦嘴,边询问病情,确认是否感冒所致。于是甲同学拿起扫把和垃圾铲,从外面取了沙子,清扫呕吐物。教室里很快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甲同学身上,有的惊讶,有的满脸通红……班长和另外两个学生连忙接过甲同学手中的工具接着打扫,一位学生主动跟笔者送潘同学去医院,当笔者将潘同学安顿好,走进教室时,地面已扫得干干净净,工具也放得整整齐齐,这说明甲同学的行动对他们产生了影响,还有什么必要讲过多的道理呢?   无声艺术,还可以运用眼神暗示。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点不错,运用眼神暗示可以表达出各种用言语所无法表达出的焦虑、关切、怜爱、激励、责备等情绪。笔者曾经带过一名高一年级的学生,他平时成绩很好,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很强,不幸的是他在期末考试时失利了。笔者清楚地记得,他回学校领成绩单,当把成绩单递给他时,笔者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望着他,眼睛里充满怜爱和激励。他当时接过成绩单后,低头沉默了一下,才抬头看了看笔者的眼睛,然后转身走了。暑假期间,他特意给笔者写了一封信,让笔者不要担心,他在假期会认真复习,下学期会给笔者一个惊喜。他在信中特别强调,是笔者发成绩单那天的沉默和眼神激励了他,给了他勇气,帮他站了起来,他这辈子都忘不了笔者那充满怜爱和激励的眼神。后来,这个学生学习特别刻苦努力,高三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学,现在想起来,当时,笔者无论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安慰和鼓励他,都是多余的。   总之,无论是陡然沉默,动作相佐,还是眼神暗示等都是无声艺术的具体表现,都是德育工作者特意设置的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以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力量,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黄志宏.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艺术[J].班主任之友,1999(7).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