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PM2.5浓度标准及控制策略.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力--华中科技大学 第六届制冷空调研究生学术年会 暨湖北省第二届制冷空调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集 室内PM 浓度标准及其控制策略 2.5 朱梅 文远高 (武汉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 摘 要:室内颗粒物中占有很大比例的PM2.5 由于比表面积大,对多种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 直接进入肺泡,增加年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以及肺癌的死亡率,进而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结 合各国/组织的PM2.5 标准及室内PM2.5 检测标准可以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 标准值的预测给予科 学依据。通过研究PM2.5 的形成机理,分析影响室内PM2.5 浓度的因素,针对采用不同空调系统的房间可以 提出其室内 PM2.5 浓度的控制策略,从而达到进一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目的,让人们拥有一个更加舒适 健康的室内环境。 关键词:PM2.5 形成机理 浓度标准 控制策略。 The concentration standard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indoor PM2.5 Zhu Mei Wen Yuangao Abstract: The PM2.5, which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n indoor particulate matters, due to its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strong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a variety of organic compounds , can directly access the alveoli and increase the total mortality, heart and lung disease mortality and the mortality of lung cancer. So it can make a full range of impact on the human body. The nations / organizations indoor PM2.5 standards and the testing standard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dicting PM2.5 standard values in 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M2.5 and analyz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door PM2.5 concentrations, we can put forward control strategies on indoor PM2.5 for rooms using different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For all of these, people can have a more comfortable and healthier environment. Keywords: PM2.5 Formation Mechanism Concentration standard Control techniques 1 前言 2013 年 1 月 9 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让颗粒污染物PM2.5 从一个专业术语变成了 切实的感受。PM2.5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 的大气颗粒物,颗粒物PM 全称为 particulate matter ), 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1/20,2013 年 4 月 19 日CCTV 新闻频道报道:在征询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 意见后 PM2.5 的中文名字终于尘埃落定——―细颗粒物‖ 。PM2.5 由于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