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杨进红.doc
主编:杨进红
老师们,我们正在开始一段学习之旅,作为一名老师,生活将是繁忙而琐碎的,但无论怎样,在匆匆奔走中能停下脚步看看路边的风景,总会有些许触动让你思考、让你感悟。学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或许,我们无法得到什么外在的眷顾,但内心的充盈,正是因了学习而不断强大而不至消沉和无望。教育、教学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恨也好、爱也好,这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让它在我们生命中存在得问心无愧。作为一种专业生活,它需要不断吸收养料、不断扩展视野、不断反思和检视行走的轨迹,我有理由相信,我们都期待一种求真、求善的专业追求,不会拒绝外面的世界和跳动的灵感。
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真心希望老师们能在这次学习之旅中,能学有所获,思有所得,累有所值,结交有新的朋友,交流中激发潜藏的智慧,为我们的生活添上有意义的一次经历。(杨进红)
为了让培训过程有更好的效果,给老师们一些学习建议参考:
1、学习的目的。首先把我们学习的目的明确,我们参加学习培训,不只是为了拿学分,不只是完成一个任务,而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即个体的发展是第一位的。
2、学习的序列性。学习的时候为了更有针对性和完整性,可参照课程要求,按先后顺序进行学习。具体学习某一模块的内容时候,先了解课程简介,然后再进行课程学习。课程学习的时候,先听专题讲座,再看互动对话,再看案例评析,再参与思考与活动。
3、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时间可根据老师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不建议集中突击一两天学完课程然后交作业就完成了,建议有空的时候都可以上来看看贴子,交流讨论一些问题,这些都会有所助益的。
4、学习过程的参与。学习过程中除了积极主动发贴、评论外,也可在学员贴子中交流讨论,在论坛中发贴跟贴学习交流。
5、作业的要求。作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完成,研修日志、教学故事等也一样,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生活,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经历才是最感人的,来自于第一线的声音才是最珍贵的。
1、桂林市初中语文一班班级学习简报第4期。
2、南宁市初中语文二班班级学习简报第2期。
3、贵港市初中语文二班班级学习简报第1期。
4、梧州市初中语文四班班级学习简报第2期。
5、柳州市初中语文三班班级学习简报第1期。
6、百色市初中语文五班班级学习简报第1期。
说明:已设置超链接,按右键选打开超链接,如看不到,可能你电脑没连上网。
给孩子一点尊重 发布者: 李玉龙 ???? 发布时间: 2011-10-7 12:36:52 我是一名平凡的农村语文教师,转眼间已经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14个春秋。回首这近14年的教育之路,有过太多的失败,也有过许多的成功。在教学中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但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为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语文教学一直是我教学中的一大乐趣。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灿烂的笑容。
现就我在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和盘托出,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那是我踏上教学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并及时纠正学生所出现的各类错误。可正当我头头是道时,几名男同学在后面捣乱,打乱了我的思路。我非常生气,狠狠地批评了他们几句。此以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有些不对劲,学习气氛越来越沉闷。更可恨的是那几位男同学更是变本加厉,课堂上根本无视老师的存在。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以及那几位男同学轻蔑的态度,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几天后,我主动找了那几名捣乱的男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因为我不注意场合的批评,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反而加强了他们故意和我作对得决心。面对这样一群说不得,骂不得的“小皇帝们”,我感觉自己手足无措。在这次教学事件之后,我思索着如何采取补救的措施。于是我找到他们,和他们谈心,说出了老师批评他们的原因,并勤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他们以后好好学习。由于采取补救的措施及时到位,最终师生关系达到了融洽。
经过这件事,我时时告诫自己,对于学生教育应采取鼓励的态度。,现在的学生不是我们的学生时代,他们更希望老师的表扬,尽管是自己错了也是如此。在农村,学生辍学不是基础差,也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学校老师说重了,课堂上就故意捣乱,甚至与老师发生冲突。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天性,成人如此,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话语也许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一旦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愈加积极。如今,我从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中,得到了真正的答案。
编者感言:这里选录李老师的这篇教学故事,是想引发老师的思考:所谓的问题学生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