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结缘”的《修辞学发凡》 王韬.docVIP

“与诗结缘”的《修辞学发凡》 王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诗结缘”的《修辞学发凡》 王 韬 1934—1935年间,陈望道先生创办并主编了《太白》半月刊,为免读者受杂志名称误导,他解释了此“太白”非彼“太白”:一乃字面即有提倡白话之意;二因俩字笔划极少,昭揭简化;再者太白星亦名启明星,喻示长夜即逝,白昼将至。我们若从修辞角度来思考,会发现陈望道这番解释涵括了“太白”的字面意思、字形分析以及特殊寓义。他在标明办刊宗旨的同时,也似乎和那位唐朝大诗人撇清了关系。然其人文意义并未因回避而稍减,依旧强烈唤起读者对诗仙的遥想。作为修辞学家的陈望道岂能不明白这一点,可他仍然用这两个易生歧义的字为杂志命名,除了倾慕谪仙风姿,热爱诗词华采外,还有什么更好的理由会让他如此坚执? 《太白》创刊前11年,年方32岁的陈望道尚未认清自己长于学术,意气风发地想要成为一名推陈出新的诗人,他与柳亚子、叶楚伧、胡朴安、余十眉、邵力子、曹聚仁、陈德征8人发起成立了新南社。遗憾的是,新南社诸君除柳亚子外均诗名不显,只能“余事做诗人”。尽管从诗歌创作角度来看,缺少这方面禀赋的陈望道并不成功,但就爱诗的程度而言,他的热情实不下于任何一位诗人。这股热情在他的少许诗篇里难以展施,却充分体现于《修辞学发凡》这部学术著作中。 刘大白将《马氏文通》与《修辞学发凡》分别称为“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古话文的文法书”和“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与白话文的修辞学书”。后者显然比前者要多出一重对白话文的贡献,故刘大白认为“《修辞学发凡》底价值,可以说是超过《马氏文通》的。1”但这两部著作皆应归类为我国语言学研究建立之前的文法书,它们的对象是文字语,而非口头语;它们旨在制定文法规则,而非以确认语言本体为目标。当然,陈望道比马建忠多了些语言学的自觉,他在《修辞学发凡》引言部分谈到了口头语辞对文辞的影响,在第二篇也将语言划分为“态势语”、“声音语”、“文字语”三种,可惜他未曾继续深入地区别语言和文字的差异,转入第三篇后就彻底把修辞的对象限定在文字语范畴。这种通过文字认识语言的研究方法,仍然如索绪尔所批判的那样,强调着“文字的威望”,使其“凌驾于口语形式”之上,“这好象人们相信,要认识一个人,与其看他的面貌,不如看他的照片。”2 然而,白话与文言的脱节正表明语言可以离开文字而独立存在,二者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口语和文字的矛盾,而非白话文与古话文的矛盾。陈望道虽尽可能地征引白话文为例,其研究方法却还是偏离了提倡白话的初衷。当然,彼时的古文献百倍于白话文献,也必然导致《修辞学发凡》征引文言文多于白话文。陈望道本人对文学的殷殷兴趣,亦令此书几乎全部以创作类文字为例,即便是被他定义为“抽象的、概念的”消极修辞,所用也都是形象的文学例证。 纵观《修辞学发凡》全书,积极修辞部分的38种辞格分类无疑使“文学语言更增强了文字不应该有的重要性。它有自己的词典,自己的语法。3”这些占了一半篇幅的辞格所引诗例比比皆是,尤其是积极修辞部分,38种辞格仅有9种未援诗词,且主要征引的是古典作品,即便甄录同时期诗作也颇多旧体,如所选鲁迅作品,其五、七言旧制就多于《野草》中的散行。被征引的新体中有一些是解放后再版增补的,如: 瓜不离秧,囡不离娘,中国人民离不开共产党。(《上海民歌选?瓜不离秧》); 天上的星星千万点,望着人间开笑脸。社里造了发电站,星星落户到人间。《上海大跃进歌谣?星星落户到人间》 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浙江民歌?人心齐,泰山移》)。4 除了这类基于时政需求的增补,现代文学中较成熟优秀的新体与译诗并未得到进一步扩充,仍只是闻一多、刘大白的作品在装点门面。尽管几十年过去了,现代诗在陈望道眼中仍难以望旧体项背。对于这位坚持白话立场的修辞学家来说,“旧瓶装新酒”的诗作始终充满诱惑。他一再征引鲁迅的诗句,作为古为今用的适例,如: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鲁迅《哀范君三章》) 对诗中“鸡虫”二字,陈望道考释道: “鸡虫”见杜甫《缚鸡行》:“鸡虫得失了无时,注目寒江倚山阁。”鸡和虫都不值得重视,用来比争权夺利的可鄙人物。当时自由党主持人何几仲,排挤范爱农,为范爱农所鄙视,所以说白眼看鸡虫。鸡虫,是“几仲”的谐音,这里是一语双关。5 鲁迅不但用了杜诗典故,“鸡虫”二字更有谐音之妙,这段对“双关”辞格的例证解说,实可视为诗话妙得。只是这样的佳例实属偶见,那些既未拟出古风,又未道出新意者仍旧占了多数,如“借代”辞格中所举一诗: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鲁迅《一二八战后作》)6 被指出借代归客的“归棹”二字已用得太滥。比起“双关”与“借代”,“仿拟”辞格更可体现“旧瓶装新酒”的写作主张,陈望道对鲁迅旧制的征引也主要表现于这一辞格: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门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