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服降糖药的降糖外作用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口服降糖药的降糖外作用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口服降糖药的降糖外作用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降血糖药;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
第一作者:孙婷婷(1981,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口服降血糖药物是糖尿病(DM)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越来越多新的降糖药物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许多降糖药物不仅有改善胰岛素抵抗(IR)、降血糖作用,还有调脂、降压、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可在降糖同时起到保护心血管系统和防治部分DM慢性并发症的作用〔1,2〕。此类作用,是否独立于其降血糖效果之外,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外作用作一综述。
1 延缓糖耐量减低(IGT)的进展
目前认为IGT是由正常糖耐量(NGT)向DM转化的过渡阶段,每年约有2%~14%的IGT者发展为DM。此阶段通过干预治疗后,可延缓DM的发生〔3〕。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TZD)、α糖苷酶抑制剂(AGI)均有研究显示有此作用: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领导,由27个临床研究中心参加的一项DM预防临床试验,平均随访2.8年。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DM发生率在二甲双胍组下降31%。这种效果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或所有种族或民族之间相同〔4〕。且二甲双胍治疗相对于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使IGT在进展为DM的更早期阶段获益。在2006年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第42届年会上报道的雷米普利和罗格列酮降低DM发生率评价(DREAM)试验结果〔5〕中显示,罗格列酮8 mg/d应用于空腹血糖受损(IFG)、IGT或者两者皆有的成年人群2年,可使DM发生率降低近60%。国际多中心的预防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研究〔6〕,共收集1 429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和拜糖平组,平均随访3.3年,结果显示拜糖平使DM的绝对危险性降低9%,提示拜糖平对延缓IGT向DM发展有效。
2 对体重的影响
肥胖是指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体重增加,体内脂肪堆积和(或)分布异常,尤其是腹部脂肪积聚过多。它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T2DM)、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重要诱因和病理基础。有研究发现,对合并或非合并T2DM的肥胖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均有显著降低体重及体重指数的作用〔7〕。二甲双胍可通过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葡萄糖的摄取并增加其利用;降低血糖、瘦素、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改善IR;降低食欲,减少摄食来降低体重,因此国外已将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作为一种新的减肥方法〔8〕。
3 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
体内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和抗氧化的不平衡状态,是引起DM及其并发症的主要病理因素。现已证实二甲双胍可降低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浓度〔9〕,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s)、平滑肌细胞(SMCs)和巨噬细胞(Mφs)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白介素,且具有确切的抗氧化应激作用〔10〕;TZD亦被证实具有抗炎作用,TZD 与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结合后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和急性期蛋白(AP途径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还可能与降低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和IL的mRNA的表达及增加自然杀伤性T细胞表面受体(NKTCR)等多种因素有关〔11〕;动物实验中发现瑞格列奈可以增加化学性DM兔肝脏和肾脏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氧化应激产物羰基蛋白,而且这种作用与降糖效果无关,可能是瑞格列奈的本身特性〔12〕。在临床研究中瑞格列奈可明显升高T2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13〕。Assaloni等的研究显示米格列奈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血浆中硝基酪氨酸、丙二醛、IL和TNF的浓度〔14〕。
4 改善血脂代谢
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和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种口服降糖药物都具有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15〕。Musi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通过提高磷酸腺苷(AMP)激活蛋白激酶活性〔16〕,抑制高糖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丙二酰辅酶A浓度增加,降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而诱导脂肪酸氧化,抑制脂肪生成,抑制肝细胞中重要的脂肪生成转录因子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改善脂代谢;吡格列酮可降低T2DM患者的TG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而曲格列酮则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直径,减少小颗粒LDL和增加HDL水平,且这种作用不依赖于其血糖的控制〔17〕;临床观察亦发现,阿卡波糖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餐后的TG、乳糜微粒(CM)、FFA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其机制可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参芪补肺汤对肺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构中MMP-9和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TF,TM,t-PA,PAI-1 mRNA表达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附汤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附注射液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能量代谢酶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附注射液的外科应用概况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附注射液防治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应用 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参麦注射液参与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108例临床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的合理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服黄体酮胶囊在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的临床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恶性肿瘤并发口腔念珠菌病的机制与治疗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癌的CT、MRI表现及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粘膜白斑患者172例的临床分析及治疗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37例临床误诊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鳞癌中Ets-2、MMP-9表达及其意义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鳞癌组织中组织因子的表达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口腔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