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天台山万马渡巨砾群成因问题的商榷.pdfVIP

关于浙江天台山万马渡巨砾群成因问题的商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4. 普陀山西天景区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分布图 关于浙江天台山万马渡巨砾群成因问题的商榷 1 2 3 3 郑本兴 裘善文 桑广书 叶 玮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 研究所,长春,130012;3.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金华,321004 ) 摘要:2007年6月20日(星期三)《天天天台》第六版旅游文化周刊中看到徐吕 “神秘北纬30度”一文中,将万马渡等地的石川或石河说得神乎其神,为了不误导 读者,就此问题与韩同林辟论,更望徐吕先生今后在第四纪冰川成因学术问题上的 新闻报导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弄清事实真相后,再行报导。 我们是在浙江省从事地貌、第四纪与资源环境旅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的同 志虽不在浙江省工作,但他是天台老乡。近年来一些网站对浙东古冰川问题报导的 较多,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冰川学家郑本兴教授从事现代冰川和古冰研究已57年,裘善文教授从事地貌与 144   第四纪研究工作至今已有53年之多,断断续续从事古冰川、冰缘方面的研究,也将 近50余年。我们也非常关注天台山是否发生过古冰川?裘善文教授曾在20世纪60年 代和80年代,同地貌与第四纪学者如陈周骅、梅安新(均原华东师范大学地貌专业)、 梅安溪(原南京大学地貌专业)等几度考察天台山,特别留意着有否古冰川、冰缘 地貌遗迹,但并没有发现,只是发现华峰一带有一个第四纪以前的夷平面。看到的 都是风景幽美的岩石地貌,如石梁瀑布的花岗岩地貌。新构造运动明显上升的山麓 地带的循环裂点、形成的多级瀑布,以及流水强烈下切的山高谷深的峡谷地貌,还 有非常典型的丹霞地貌,如赤城山、方山(又名方岩)等。这些都是天台山主要幽 美的自然风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现在《天天天台》徐吕先生报导万马渡是“天 下一绝的冰石河”,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我们认为报导错了,会使人误入歧途。 1、万马渡“数以万计的巨石,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数 公里。”这种现象我们在其它很多地方看到。如在东北长白山地、辽东半岛的千山山 脉、北京地区、山东半岛、四川西部、中国西北地区均有巨砾自上而下分布在沟谷 之中,长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主要成因为山洪暴发水流将风化物,崩塌的物质搅 拌而形成的古泥石流(含泥较少的为水石流),有较大的浮托力,可以将较大的石块 留下来,如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牡丹江地区穆稜县磨石刀乡的老爷岭山地,由于山 坡植被破坏,遇到了暴风骤雨,汇水面积不大的山坳,发生了水石流,将直径2m以 上的巨石,从房前冲进去房后冲出来,毁坏了民房,成了一片漂砾滩。同是20世纪 发生在辽东半岛千山山脉,这一带年均降水量500-800mm,但1981年7月28日最大降 雨量为644mm的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使老帽山周围的沟谷发生了规模不等的水 石流,其李官林河上游的破坏性水石流规模最大,危害严重,水石流冲毁、淹埋田 园、村庄、公路、桥涵,北草甸子—万家岭间的铁路路基刷深数米,铁路被冲垮500m, 406次列车的机车头被冲翻,其中一节车厢被冲出距路基300m,沈大铁路中断交通运 输8天,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重大的破坏和损失。又如1982年8月下旬的一 天,在杨远、杨屯地区,在数小时内,降水量达300mm,一方面山坡滑坡、崩塌同时 发生,另一方面水石流顺沟而下,水头高如墙,水头过后紧跟着就“漂砾”、“龙头”, 漂砾直径大者达数米,来势凶猛,山洪奔腾咆哮,破山而出,只见巨石翻滚石块相 互撞击的声音雷鸣般地响彻山谷,以其巨大破坏力,扫荡沟谷中的一切建筑物、树 145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