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心法则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pdf
第16卷 筇9}cIj 自然辩证法研究 v。,】16N。q
!!!!兰!! 皇!!兰!!竺呈!!里!!些竺!型!!竺竺 塞!:竺竺
科技史· 文章编号:looo一8934(2000109—005卜05
中心法则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刁 生 富
(佛山大学政法系.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中心法则(centrajno舢a),是现代生物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
规律之一.该法则的产生有其深刘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社会基础。自其产生以后,随着研究的潭入,
内容和邢式都得到了丰富和修正.显示出其核心思想不是简单的单向决定作用.而是复杂的相互作
用,确立这一杖心思想有助于预测其未来的发展。中心法则在探讨生命现象的规律方面显示出巨
大的作用.掘大地推动了生特科学的发展,是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石,并为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统一
拍明了方向.在生命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髓词:tp心法则;现代生物学;核心思想;生物学理论统一;生命科学史
中图分类号:N031;Q75 文献标识码:A
进了对生物体内遗传信息贮存、传递和转移觇律的
1 中心法则产生的基础 研究。而且.这一模型本身就隐含着一个明显的特
征.揭示了DNA分子何以复制其自身。这种半保留
(1】中心法则产生的科学思想基础 中心法则 复制机制得到科恩伯格(AKomberg)、梅塞尔森
实质上蕴涵着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问 (M.M幅el∞n)和泰勒(J.H.Thylor)等人的l吐实,
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其产生和发展则与人类 DNA半保留复制机制阐明了遗传信息f}|=代问
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密切相关。1928年.格里的传递。然而,遗传信息究竟以什么方式控制遗传
菲斯(F.G^ffith)首次观察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呢?许多学者都曾指出.基因是以某种方式通过细
胞代谢而起作用的,但歃乏令人信服的证据。1902
象。1944年,艾菲里(OT.Avery)等发现转化因子
是DNA。1952年.赫尔希(A.He巧hey)和蔡斯年,加罗德(Acarrod)关丁先天性代谢缺陷的研究
(M.chase)进行噬菌体的侵染宴验.证明新的噬苗体可以看作是这一领域里实验研究的开端,而比德尔
颗粒是由DNA复制的,从而使人们的注意力从蛋白 (G.adle)和塔特埘(ETatum)的工作则强有力地
质转向棱酸分子上。 证明丁基因突变引起r酶的改变,而H每一种基因
一时间.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 一定控制着一种特定的酶的合成.从而提出r一个
DNA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认识到阐明DNA的基冈一种酶的假说。
化学结构在了解基因如何复制上将是主要的一步。 一个基l!|一种酶假说暗示了基因的作用是指导
最后,沃森(Jwats【m)和克里克(Fcnck)综合各方面蛋白质分子的最后构型,从而决定其特异性。这对
的研究.建掏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人们认汉基因控制蛋白质生物合成具有很大的启麓
DNA双螺旋结构完美地说明了遗传物质的遗 作用.促进了对基因和蛋白质线性对应关系的认识.
传、结构和生化的主要特征,成为生物科学史上的 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丁方向。可以说,对基因功能的
罩程碑.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正式诞生.极大地促 认识就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1,8-二甲氧基-3-(3-氧代丁烯-1-基)-蒽-9,10-二酮的合成.pdf
- 0.3%农抗702水剂防治水稻病原真菌的药效评价.pdf
- 1,2-H(XPhCH2)C60衍生物中取代基团对NMR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pdf
- 1-(2,4-二氯苯基)-1-氨基-4,4-二甲基-2-(1,2,4-三唑-1-基)-3-戊酮(醇)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1-(2-酰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pdf
- 10%色氨酸相对于98%色氨酸的生物学效价研究.pdf
- 11-巯基十一酸-(8-生物素酰胺基-3,6-二氧辛基)酰胺的合成.pdf
- 17α(H)-重排藿烷在塔里木盆地中的指相意义.pdf
- 1818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pdf
- 2-(4-三氟甲基苯基)-4-乙基-呋喃-3-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