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分析.pdf
第32卷增刊 中国草地学报 2010年7月
V01.32 Chinese of
Supp. JournalGrassland Jul.2010
文章编号:1673—5021(2010)t1曾一0063—03
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分析
马少丽,李玉玲,徐海峰,张宗豪,刘 欣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 西宁810016)
摘要:对青海全省分布的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人工培养得到的幼虫、天然虫草的肠道菌群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
对比分析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肠道中以葡萄球菌属的数量较大,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荫群;在人工培养的幼
虫肠道内没有检出真菌。可能与饲养环境无菌的情况有关;放线菌仅存在于自然采挖的幼虫肠道内。在冬虫夏草和
人工饲养的寄主幼虫的肠道内无未检出。说明在野外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由于寄主幼虫取食的多样性和杂食性,以及
土壤Ⅸ系微生物的作用。造成自然条件下寄主幼虫肠道内菌群较人工饲养的寄主幼虫的肠道菌群复杂;通过对不同
季节寄主幼虫肠道菌群的分离试验,发现只有在8~11月份的寄主幼虫肠道内能够分离出与冬虫夏草相似的真菌;
添加优势菌群对于人工无菌饲养的寄主幼虫没有根本性的伤害;肠道真菌的存在肘于冬虫夏草的形成具有关键的
作用。该真菌的生物学地位、培养的最佳条件及与冬虫夏草的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冬虫夏草;蝙蝠蛾;肠道;微生物;变化
中图分类号:$567.35 文献标识码:A
昆虫肠道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寄主 条件下饲养的4~5龄拉脊蝠蛾幼虫(由青海省牧科
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细菌和昆虫寄主之间 院冬虫夏草研究室提供);试验用冬虫夏草为采挖季
存在着广泛的非致病关系,包括互利的关系,甚至有 节在冬虫夏草产区拉脊山收购的新鲜冬虫夏草。
些细菌是昆虫寄主生长发育、繁殖所必需Ⅲ。昆虫 1.2培养基
肠道系统是伴随取食、消化、排泄等活动而多变的环 培养细菌用万能培养摹和普通培养基,培养真
境,其中寄居的微生物与昆虫的营养生理活动有着
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其群落结构、代谢活动受到昆虫 基,放线菌采用高氏(Gause)培养基,霉菌用查氏
肠道微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它们也影响着昆虫的生 (Czapek)培养基,各种培养基均按周德庆和陈天寿
命活动。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物刺 介绍的方法配制。以上培养基均可做成平板,进行
激、生物拮抗等作用,是机体的生理组成部分12j。 涂布接种用阳“]。
1.3试验用具
sinensis)是我国青藏高
冬虫夏草(Cordyceps
原特产的传统名贵中药,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遭到 灭菌试管,灭菌平皿,灭菌lml、10ml吸管,灭
严重的破坏,再加上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大,冬虫夏草 菌乳钵,灭菌蒸馏水,生理盐水,无菌刮菌铲。
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解决这个矛盾,从 1.4幼虫的解剖
20世纪70年代末期,已经有十余家科研院所开始 用细线将蝠蛾幼虫头尾分别系紧,用无菌水和
对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进行研究,其中青海省畜牧 75%酒精清洁幼虫体表,并用75%酒精浸泡3min
兽医科学院跻身于研究的前列,并于1998年获得了体表消毒;无菌条件下解剖幼虫,取其肠道.加入
一根完整的全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随后研究重心 1ml无菌水匀浆,迅速将匀浆液按10倍梯度稀释至
转移到如何提高冬虫夏草侵染率问题上。要解决这 10一。
个问题,首先就是要有优质的菌种和幼虫虫源用于 1.5接种培养
试验,以及寻找并发现虫草菌入侵幼虫体的关键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eosartorya hiratsukae对Cu2+的吸附特征.pdf
- N、P源对微生物法处理石油烃效果的影响.pdf
- p16及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pdf
- p16和cyclin D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pdf
- p27和CyclinE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pdf
-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pdf
- PCR-DGGE技术中不同DNA提取方法综述.pdf
- PLAC1-C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pdf
- Plakinidines生物碱的研究进展.pdf
- RP-HPLC法测定人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1A3转基因细胞中槲皮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