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国强教授临证运用加味二妙汤治疗内科疾病经验·
邢颖刘松林4张仕玉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5)
二妙汤原为二妙散,其方名首见于明·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卷四“痛风”:“二妙散,治筋
骨疼痛因湿热者……”,但苍术、黄柏所组成的二妙散一方,却最早见于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
方》卷九的“脚气”门中,名为苍术散,“苍术散治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亦肿,脚骨间作热
痛,……”此方具有清热燥湿之功,主治湿热下注证。方中黄柏为君主入下焦,清热燥湿,尤善于
祛下焦之湿热;苍术主入脾胃,既内燥脾湿以杜生湿之源,又能外散湿邪,为臣药,故二药相合,
标本兼治,湿热同除。我校梅国强教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
不仅精研仲景学说,而且旁及诸家,博采众长,根据病情需要选方用药,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
跟其侍诊,察其临床善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多改为汤剂,待病情稳定后改为丸剂),兹将梅师
灵活化裁二妙汤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简述如下:
1痹证
李某,女,47岁,2006年7月12日初诊。
诉双膝关节以下麻木疼痛一年,伴左侧臀部轻度麻木,恶寒,睡眠欠安,纳可,小便黄,舌红,
苔黄略厚,脉弦缓;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梅老处方:苍术、川牛膝、老鹳草各159,苡米309,
木瓜、当归、川芎、白芍、全蝎、黄柏各lOg,槟榔片209,刘寄奴、徐长卿各259,蜈蚣2条,7·
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服。
复诊:诉药后双下肢麻木减轻,恶寒,睡眠好转,舌苔淡黄略厚,脉缓。守上方加威灵仙159,
柒付,续服后双膝关节麻木明显减轻,恶寒,舌苔薄白,脉缓。虑其阳气素虚,守初诊方加制二乌磊:
各lOg以温阳散寒,柒付。服后诸症减轻,以原方变化善后。
【按语】本案患有坐骨神经痛,属中医湿热痹范畴,乃下焦湿热之邪留连于筋骨经络之间,导致
气血凝滞,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不荣则麻。《丹溪心法》中亦描述:“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
故梅教授拟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法,以四妙汤(即二妙汤中加入苡米、牛膝)加味,苍术、黄
柏、苡米、木瓜、槟榔片可祛除筋骨经络间湿热之邪,当归、川芎、白芍、全蝎、蜈蚣以行气活血
通络止痛,刘寄奴、徐长卿、老鹳草、威灵仙以祛风湿通络止痛。服药14剂以后,患者舌苔已变薄,
脉象为缓,说明湿热之邪已基本祛除,仍有双膝关节麻木疼痛,且恶寒,故三诊时加入制二乌以温
经散寒除湿止痛。
2痿证
卢某,男,44岁,2007.01.10初诊。
诉左下肢肢软乏力,僵硬,抬腿及屈膝困难,仅可跛行,恶寒,口干,大便不成形,舌红而胖,
苔白而中根部略厚,脉缓。既往有帕金森病(早期),I型糖尿病,目前血糖控制良好。处方如下:
·项日来源: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梅国强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工作室”;
通讯作者;刘松林,副教授,博-上,邮箱:newforest@163.com。
全国第十九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
苍术、黄柏、胆南星、法夏、陈皮、竹茹、当归、川芎、土鳖、红花、全蝎各lOg,茯苓、钩藤各
309,枳实209,蜈蚣2条,7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服。二诊,诉双膝恶寒减轻。左下肢僵硬,
抬腿及屈膝困难,舌质红而胖,舌苔薄白,脉沉缓。 守上方,去竹茹,加黄芪409,柒付。三诊,
诉下肢力量增加,行走虽跛行,但迈步较大,抬腿较前高,精神明显好转,大便溏,偶尔干结,舌
红胖,边有齿印,舌苔中根部白而略厚,脉沉弦。守上方,黄芪加至509,7付。
【按语】本案患者乃湿热侵淫下肢成痿。湿热侵淫筋脉,气血不畅,筋脉肌肉驰纵不收,因而成
痿。《素问·痿论》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
肉痿。”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日:“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
为拘,驰长为痿。”故梅师处方以二妙汤为主方加味。一般见患者下肢恶寒,可能虑其阳虚不能温
煦下肢而加用附子、乌头之类,但师却用寒凉之品清利湿热而使患者恶寒减轻,原因何在?原此乃
湿热之邪侵淫下肢,“湿胜伤阳”,故而出现恶寒,湿邪稍祛,恶寒便可减轻,这也体现了“治病
必求于本”的原则。“血不利则为水”,“久病入络”,土鳖、红花、全蝎、蜈蚣、地龙可活血利
水通络,对于此类病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湿热证患者大便多不成形,正如叶天士在《湿热论》中
日:“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屎燥为无湿矣”。痿证属本虚标实的病
证,故导师亦不忘补其虚。在二诊时,患者舌苔变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