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s在土壤半野外试验系统中的迁移和消失规律的研究.pdfVIP

PCBs在土壤半野外试验系统中的迁移和消失规律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CBs在土壤半野外试验系统中的迁移与消失规律的研究’ 夏希娟,竺乃凯,杜秀英,安风春,徐晓白(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多氯联苯(Potychlorenated biphenyl,PCBs)是~类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多种川途的人 】合成化合物,但是,多氯联苯造成的环境污染更令世人关注,以至到20世纪70年代被限 制或禁止生产和使用。尽管如此,地球上生产的PCBs还有2,3在使用中或者被填埋。至今, PCBs仍是环境中分布广、毒性强而且极为保守的污染物,PCBs的污染防治仍是很棘手的环 境问题之一。 本课题组构建了土壤半野外试验系统,用于在接近野外条f4:T研究FCBs在系统中的迁 移与降解、受PCBs污染的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以及可行的修复技术等。在这之前,本课 题组己对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田中PCBs的迁移规律进行过研究,本文报告在我国北方半干早 气候条件FPCBs在土壤半野外系统中的迁移与消失规律,目的是为PCBs的填埋或其它处 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为PCBs及其类似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1.材料与方法 I.1十壤半野外试验系统的构建 将三个直径为50cm,高50cm的塑料桶,底部打眼,埋入土壤中,桶的顶部边缘略高出 地表面。桶内用过筛土回填。其中两个设为试验,一个为对照。过一个月后,分别按照从表 层往FO~3,3~8,8~18,】8—28cm分层取土样观测土壤微生物(细菌、霉菌、放线苗)的种 群组成以及土壤酶系(过氧化氢酶)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1.2PCBs的施入 分别将两个试验桶的表士拨开,在距表面5cm处的土层均匀喷施五氯PCBs(来自上海 电化厂)2.009(用二甲基亚砜溶解)。3个月后取样,观测土壤微生物(细菌、霉菌、放线 菌)的种群组成和土壤酶系(过氧化氢酶)的变化。通过比较两次观测结果,初步判定试验 系统趋丁稳定状态。为使实验剂量更接近于规定的允许填埋剂量以及PCBs检测灵敏废问题, 径!卜野外试验装置中分别施入较高剂量水平的五氯PCBs(n.059,用玉米油漆解),均匀喷 施于距表层5era处的土层。对照则只喷溶剂。 1 3采样与分析 采样用直径约5cm的土壤采样器,分别采集不同层次的土样。土壤有机物含量TOC的 测定用重铬酸钾法,细菌总数、霉菌总数、放线菌总数用常规平板稀释法,反映土壤微生物 活性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用高锰酸钾法,均按参考文献中的操作方法进行。PCBs的样 本处理:取29过筛土样+29无水硫酸钠,研磨后+内标+12ml正己烷,震荡30min,静置过 夜,倾出清液,再用正己烷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2ml,过Florisil柱净化。GC分 ℃,进样口温度270℃,载气为高纯氮气。 2.结果与讨论 2.1十壤半野外试验系统稳定后的基本情况 在喷施PCBs之前,对土壤半野外试验系统的基本状态作了调查,结果见表1。该半野 外试验系统的土质属砂性。表1的数据表明,土壤有机物含量及微生物种群数量均属丁中等 水平。 表1.土壤半野外试验系统稳定后的基本状态 +国家自然科学慕金重点资助项目。编 1 0 2 第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层次 总有机碳物 细菌总数 霉菌总数 放线菌总数 过氧化氢酶活性 含水 (%) (个/g) (个/g) (个/g) (ml/g/min)(%) 对照 0-3cm 56。5×106 9.29 1.28±O.03 .9.5×1038.0×105 1.237 3.8cm 0.67±0.0264.0×1053.5X1035.5X105 1.167 11.26 8.18cm0.55±0.0130.5×1061.5X103 10.73 2.5X10。 1.058 18.28cm0.57±O.0613.OX106 1.5×103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