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doc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 英语阅卷及试卷分析 ---七年级全体阅卷教师 2015年1月22日,秉着金牛初中英语教师一贯的分工合作、团结协作,大局第一,整体团队意识强的优秀传统,全体七年级英语老师在叶老师的带领下,在成都铁中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本次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各组老师分析总结出以下学生在目前英语学习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多教学建议,在此与各位老师分享。 第一部分 整体评卷分析 学生答题中表现出的优势: 1.绝大部分学生答题态度认真,书写较为工整。不写或者刻意乱写的试卷极少。 2.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尤其以B4能够较好的发挥,是对教材后几个单元综合性的理解及灵活运用,得分率近10分。 3.在活学活用上,学生的能力得到了体现,尤其是B1,B2的良好完成。 4.学生阅读语篇的能力较好,B3能在原文找到答案的出处。 学生答题中还存在的不足: 1.少数学生书写差、不规范、不注意大小写,字迹太潦草,阅卷教师难以辨认。 2.记忆单词有死记硬背的现象,单词拼写出错率较高。如BI的1小题fruit;10小题sounds, B3的3小题difficult,B4的favorite等。 3.目前仅学过的一般现在时的三人称单数用法未掌握。如B2的3小题错将has写成have获haves。 4.固定句式未掌握。如作文中要表达“最… …的…是”,很多学生表达为I like food/subject is …。这本是我们8单元学习的重点,学生却仍未掌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5.代词掌握不清。如B1的2小题them写成they和it;6小题my写成mine,me或者I。 B2的4小题them写成they。 6.阅读的归纳概括能力不强:学生不会根据文段和表格概括出中心意思并提炼关键词,如:B3的1题,能填到busy的同学不多。找到信息后也不会转换,如B3的10小题人称不会改变,直接照抄。 教学措施建议: 1.平时一定注意基础知识尤其是单词拼写的过手,要求对于必须掌握的单词一定做到准确拼写。 2.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基础,如反复加强固定短语搭配、基本句型运用以及语法知识的相关练习,如时态训练、词汇教学(词性转换,构词法,变化规则的梳理和牢记)和句型结构识别和划分等。 3. 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先通读全文,猜测出中心大意,再结合上下文关系选择所给词。根据所缺空的前后内容和关键词来判断所选词的形式变化,最后再通读全文全面拉网式检查。长期坚持并养成良好的答题方法或习惯,熟能生巧,语篇阅读能力自然就能慢慢提升。 4. 加强文章的结构训练。分析结构就是思维训练,多让同学自己动手做思维导图。 阅卷情况总结: 在叶老师的带领下参与本次评卷的72名老师都能自觉遵守阅卷纪律,评卷认真仔细,阅卷质量高。阅卷前,仔细研究试题的参考答案,熟悉评分标准,掌握评卷要求。阅卷中,坚持标准统一,前后始终如一;坚持质量,保证进度;做到不漏评,不错评,做到题题必评,题题有得分。绝大部分老师主动积极提前来阅卷,尤其是牺牲自己的午休时间,提前半小时到。四个组的老师都服从任务的安排,尤其是作文组绝大部分老师都参与到了对B1,B3的增援。此次阅卷顺利高效地完成,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在阅卷过程中体现了我们金牛初中英语老师团结一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一贯的优良作风。 第二部分 各题评卷分析 B1题评卷分析 本次考试共9033份答卷,本题满分10分,学生实际平均得分0.69分; 从得分分布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得到7分以上,然而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得分率最高的是,4小题,其次是1,7,8小题。丢分率最高的是5,9小题。 学生答题中表现出的优势: 1.对于英语的热情和考试的重视。本次是初一新生第一次参加期末统考,先不论水平高低,至少从卷面来看,他们是非常积极努力地在答题的,极少数的空白卷也大多系缺考考生,的确值得鼓励。 2.答题规范比预期好。对于本区相当一部分考生而言,网上阅卷的扫描答题卡是第一次用,但本题没有任何一名考生将答案超出小题方格,书写也比较清晰,总体较为规范。 3.答题细节比预期好。第一,学生在大小写上的区分上比我们的预期好很多;第4. 从涂改的情况来看,关于单复数的问题学生在答题时其实是有反复思考、纠结的,至少说明他们有这样的意识,只是可能掌握得还不够牢固;第三,尽管各种形式的单词都会出现,但是从各种错词中我们发现,考生在尽力获取上下文语言情境性的一致,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学生答题中还存在的不足: 一.字母的书写不够规范 1.部分同学字母p,g上不封口,a写得和u一样,n和h相互混淆 2.占格方式不对。虽然考试没有四线三格,但我们都会要求学生考试时把单实线当成是四线三格的第三条线来书写。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考生实在是太少了。 二. 动词的人称和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