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株产细胞毒活性物质放线茵的研究初报
胡申才1一,闫莉萍1一,郭鹏2,洪葵1。
(1.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海t:/571107;
2.武汉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3.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4。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学院,海南海口 571107)
摘要 从海口红树林土壤分离的放线茵060524菌株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该菌株的形态
特征等生物学性状,及其产生的细胞毒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其产物进行
了初步纯化。结果表明:060524菌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黄豆粉培养基上产活率高,产生的细胞毒活
性物质是分泌于胞外的。产生的活性物质极性较弱,其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和耐pH值稳定性。该菌
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链霉菌;生物活性物质;细胞毒
海洋微生物因长期生活于高盐、高压、低温、寡营养及无光照的环境中,有着不同予陆地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能产生一些
结构新颖、作用独特的代谢产物,因此海洋微生物是产生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极为重要的来源之一【1一.J。在我们开展的从海
洋微生物中寻找细胞毒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在海南岛浅海区分离到多株具细胞毒活性的海洋微生物。其中一株分离自
海藻的链霉菌属060524菌株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本文将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产生的细胞毒活性物质理化性
质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做一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茵株
060524菌株系从海南岛浅海区分离自海藻的一株链霉菌。
1.2细胞系
小鼠黑色素瘤B16一fD细胞系,购自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1.3培养基
基:以高氏培养基为基础,改变氮源为蛋白质。
玉米培养基[6】:玉米粉2%黄豆粉2%磷酸氢二钾O,1%碳酸钙0.6%pH值7.2。
黄豆粉培养基l【7]:可溶性淀粉2%黄豆粉1.5%酵母粉0.5%蛋白胨O.2%cac030.4%pH值7.2。
黄豆粉培养基2【7】:可溶性淀粉O.5%黄豆粉2%酵母粉O.2%蛋白胨0.2%葡萄糖2%碳酸钙0.2%磷酸氢二钾
0.05%硫酸镁0.05%pH值7.2。
黄豆粉培养基3…:可溶性淀粉2%黄豆粉1.5%酵母粉0.5%蛋白胨0.2%葡萄糖O.5%碳酸钙0.4%磷酸氢二钾
0.05%pa值7.2。
基金项目:国家该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tt兜J)海洋生物技术青年基金(21)02AA62.8140)
.It k1022@163.net
通讯作者:F21强nl
·537·
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论文集
1.4茵丝形态观察
用无菌镊子取无菌盖玻片,在已划线平板上以妒一450的角度斜插入琼脂培养基内(插入深度约占盖玻片1/2长度)。将
插片平板倒置于28℃温箱中培养7d。用镊子小心取出盖玻片,并将其背面附着的菌丝体擦净。然后将盖玻片有菌的一面向
下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9J。
1.5 16SrDNA全序列分析
3’)扩增16sRNA基因,将16SrDNA克隆到PM∞一T载体,转化DHSa,送到上海生工进行测序。将所测的16SrDNA序列与
C,eneBank数据库中已有序列比较,并从数据库获得相关种和相关属的16SrDNA序列,用ClustalX(Veision1.8)软件进行多序列
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构建采用Neighbor—Join法。
1.6细胞毒活性检测[12]
X
胞,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7.5
nm
培养24h,加入待测样品,继续培养3d后加入5mg/mL的MTF溶液12皿,再培养4h,加入DMSO100t.tL充分振荡,测定570
处的吸光值,同时测定参考波长490hm处的吸光值。
1.7遗传稳定性实验
将060324菌株连续传代五次,而后用黄豆粉培养基发酵,取发酵上清液,用h盯r法测其对B16的ID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