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昆虫 717
一种小菜蛾虫霉菌的研究初报
吕利华1 何余容2 庞雄飞2冯 夏1 陈焕愉1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室,广州510642)
摘 要 本文记述了华南地区寄生于小菜峨的一种虫生真酋:圆孢虫疫霉
Zoophthora
毒和细菌是导致小菜蛾幼虫和蛹死亡的几个生物因子,其中新发现的圆孢虫疫零是
导致小菜峨种群崩溃的主要因子。还观察了圆孢虫疫毒的形态和产孢方式,调查了
该酋在田问的发生情况。此外,对该茵的生产及在小菜蛾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
分析。
关键词 小菜蛾 圆孢虫疫霉 十字花科蔬菜 生物防治
小菜蛾(州-枷。掣‰m‰)是中国南方蔬菜种植区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主要害虫。多年
来,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导致了小菜蛾对几乎所有目前生产中使用
的杀虫剂产生抗性,农药防治效果降低,使用剂量增加。结果导致菜农农药中毒屡屡发生,
蔬菜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残留增加,人类的健康受到危胁。新农药品种研制成本也增加。这
些问题的产生促进了化学农药替代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是控制害虫的一
种有敛措施。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有关小菜蛾的病原真菌报道较少。寄生小菜蛾的病原
ex
又称球孢虫霉EmomorTuho,a Zimm.)胁∞一
bet;Conidiobolus radhuts寄主范围广,包括所有目的昆虫,对双翅
sp。圆孢虫疫霉Zoophthora
目、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的昆虫特别敏感。据报道,在南非、新西兰、马来西亚、菲律
宾曾发现该菌寄生小菜蛾,并造成流行病的暴发。前人研究圆孢虫疫毒侵染小菜蛾幼虫的组
织病理学,观察田间该真菌与P.b/unck//共同侵染小菜蛾的寄生率和与菜蛾绒茧蜂(Costesia
孢疫霉侵染的小菜蛾幼虫僵尸用于田间使寄主幼虫感染成功,或者与性诱剂相接合使小菜蛾
疫霉与P.bhmckiz是自然条件下诃节小菜蛾种群的主要因子。
1997年3—4月,于深圳龙岗碧岭蔬菜种植区,作者发现收获期菜芯上小菜蛾幼虫及蛹被
一种真菌侵染大量死亡。此后,在周年小菜蛾种群数量弼查中,在芥菜、小白菜、芥兰和萝
h地.也常常发现小菜蛾幼虫教该真菌侵染。在自然界,该茵是导致小菜蛾幼虫和蛹死亡的
因子之一。国内尚没有关于小菜蛾虫生真菌的报道,现将田同调查和室内培养结果报道如下。
718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
1材料和方法
1.1病原曹的形态观察
采集各龄感染虫霉的幼虫带回室内放于铺有湿滤纸的皮氏皿中进行培养观察。在室温下
培养12小时和24小时.然后观察。取虫体上的白色菌丝和白色晕圈中的茵物作镜检。
1.2田问小菜蛾真曹寄生辜调查
在菜芯13~15叶龄时,五点随机取样,每点取l平方尺样方,分别记载小菜蛾l~4龄
幼虫和蛹的活虫(蛹)及真菌、病毒和细菌感染小菜蛾的死亡数。采集一定数量的2—4龄活
幼虫和蛹带回室内培养观察.记载被虫霉、病毒和细菌侵染的数量。在室温条件下,对从菜
芯7—8叶龄和菜芯13—15叶龄的田间采集幼虫,进行保湿和不保湿两种处理,观察小菜蛾
幼虫或蛹的发病率。
2结果与分析
2.1小菜蛾病原蕾特征观察
被真菌(虫毒)寄生死亡的小菜蛾幼虫,其虫龄有2、
3、4龄。虫尸干瘪。粘附在菜心叶背,多数干虫尸被有茵
丝,偶而发现长有白色菌丝的虫体。将这些幼虫和蛹,带回
室内放于铺有湿滤纸的皮氏皿中培养,12小时内幼虫体表长
满白色菌丝,24小时后.虫尸周围有一圈白色晕圈。取虫体
上的白色苗丝和晕圈中的菌物镜查。该菌菌丝有隔膜,菌丝
从虫体体壁突出体外,先端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为椭圆
或梨形,上部四而下部稍尖(图1)。圆晕圈的菌物也是分生
孢子.这些孢子是从分生孢子梗喷射而来的。用清水做介
质,分生孢子的大小为8.99±1.618×5.59±0.459微米(n
=50)。鉴定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接台菌门(Zyswny∞t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