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的成就与挑战
置}匕椤0日点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铁钴镍的研究
白玲任建敏李铭芳胡春燕丁悦琴
(江西农业大学基础课部南吕330045)
关键词K比例H点标准加入法铁钴镍伺时泌窟、一
Ⅳ点标准加入法与它的扩展方法一K比例Ⅳ点标准加入法在解决多组分体系定量分析中
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法ll,21.而且此方法广泛应用于两个相互干扰组分的同时测定,但对于二个
相互干扰组分的同时测定,目前研究甚少3_q。铁钴镍化学性质相似.常常共存于同一试样中,
在pH=8.7缓冲液中均与PAR发生显色反应.其吸收光谱相互严重重叠旧。本文以H点标准加入
法为基础,结台K比例(系数倍率)法,对该混台显色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不经分离,直
接同时测定茶叶中铁、钴、镍的新方法。
1基本原理
在含有MN.£3种组分的混台物体系中,当采用Ⅳ点标准加入法测定其中肘组分的含
量时.必须找到两个波长^.五,使其满足下列条件:
A (1)
Ll/,4L2=一Nl/Am=K
在^,五处,溶液的吸光度分别为:
AI.8MlCM4-FNlCN4-oLlcIJ+KI%1 (2)
A2=。s,izcM+8N确一。甜,r2%1 【3)
将(3)式乘以K屙得到:
5h薛N+足ft3ct.+KK2CMl (4)
KA2=世8mc—K
交点处的横坐标的负值(-c。),为待钡9组分M的含量,交点处的纵坐标对应于Ⅳ,L组分在^。
处的吸光度之嗣f。同理,可另选两个波长,测.v组分.再另选两个波长测£组分的含量。
2实验方法
在—组10mL的比色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Fe惭,C02-离子.NP离子标准溶液,再分别加
mL
0.06%眦溶液,
入不同姑的F矿离子标准溶液,然后依0:30.2,,2.0mL口H_8.7硼砂缓冲溶液,1.0
cm
m和620
比色皿,在561 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按方法原理,计算cFe,H点回归程
nm和608nlTl波长处测吸光度,
序自行编制。同理,分别加入不同量的c02+标准溶液,在515A
nm和577.4nln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
计算Cc。。再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i”标准溶液,在523.3
CNi。
3结果与讨论
3.1显色条件及线性范围 ,
mL
0.05mol/L rain显色完
mL.0.6 EDTA溶液,在室温下,各配合物15
0.06%的PAR溶液1.0
全。至后2h内吸光度稳定不变。在10mL显色体系中,Fe2+离子,C02+离子,Nj”离子
374
——一——
在0Bg~8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3.2嘎光魔加台性蕊测定波长的选择
在波长470nm至650
nm之间.Fe,co.Ni三种配合物溶液的及光度加合性良好。根据本
法原理,将(1)式变形为ANl/AL。刊∥L2=K,据此,在不同波长下,分别测定不同鼙C02一离子,
N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亚硝基-2-萘酚与三辛基氧化膦协同萃取镧系离子的研究.pdf
- i-RCOOR-%2cM%2fE-型化合物中羰基的-%2717-O-NMR化学位移的研究.pdf
- 10年冰雹云冰雹形成物理机制与防雹效果研究.pdf
- H、He离子注入LiTaO3表面改性的研究.pdf
- 21世纪初期治愈白血病%3f——白血病研究回顾和展望.pdf
- 薄层层析法监测邻苯二甲醇合成反应地研究.pdf
- LD泵浦连续波Cr%3aLiSAF激光器地研究.pdf
- 北京地区生殖支原体分离培养与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pdf
- 肠道致病菌初筛鉴定一管六用培养基地研究.pdf
- RTM专用低粘度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pdf
- 973项目“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和监控基础”(2009CB119200)研究进展.pdf
- 草酸根桥联的钆-铬六核双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的研究.pdf
- Co%2fSO-%2c4--%272--%2fZrO-%2c2-催化剂上CH-%2c4-选择还原NO地研究.pdf
- SW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中的价值.pdf
- 不同变性剂对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构像影响地研究.pdf
- Cu-Na-A%2cCu-Ca-Na-A与Cu-Ca-A分子筛的ESR研究.pdf
- Pb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表面的研究.pdf
- β-榄香烯联合DC%2fDRibble疫苗促进脾细胞增值与活化的研究.pdf
- 50例脑梗塞恢复期血液磁极化疗法观察的研究.pdf
- 丙烯酸丁酯和D120的乳液共聚和共聚物的接枝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