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探伤技术用于馆藏文物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光探伤技术用于馆藏文物的研究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杨军昌齐扬) 【摘要】x光探伤技术(XR)是一种无损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x探伤技术在 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及古代工艺研究中的应用,表明x光片所记录的丰富信息能够反映其相关特 征,宜于不同材质文物的分析与研究,最后叙述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引言 文物保护修复,不仅仅是把破碎的文物复原,把受自然力侵蚀的文物寿命延长,而且是刈其 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一个重新“发掘”、认识和评价的过程。故此,文物保护修复 之前,制定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就非常重要。但是,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首先基于修复 之前对文物本身保存状况的科学认识。利用现代分析仪器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为基本的方法,尤其 是无损检测分析方法。x光探伤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分析方法,用于文物修复之前,通过对所拍x 光片特征的分析研究,就能够对文物的保存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估。我们的实际工作就证明了这一 点…‘“。 x光探伤技术,或称为x射线探伤技术,是一种利用x光作为光源的照相技术,它的重要特征 之一是穿透性,因而可以反映物体的内部形貌。x光自从它被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已经广泛 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及航海航天事业中。现在,x光探伤技术被用于文物的 保护修复工作中,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反映其保存状况。这应归功于x光照相方法的 无损性,它正适合文物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要求。不同材质的文物,对x光的吸收不同;同一材 质的文物,其器壁厚度不同,对x光的吸收也不同;文物中的裂隙、裂缝、孔洞及前修复痕迹等 都会表现在x光片上,以不同的黑白度反映出来;同器型同材质的不同时代文物,其制作丁艺技 术方法和特点可能会不同,都会反映在X光片上。这些丰富的信息既能反映不同材质文物的保存 状况,又是研究古代工艺技术的重要依据。 案例1:汉代残铜镜 蚀严重,且表面有土垢沉积,局部还可见少许浅绿色粉状锈存在。用软刷轻轻清理镜背,可见凸 起的饰纹。但是由于硬质土垢和锈蚀物的覆盖,其纹饰面貌特征和形态无法清楚辨识,难以确定 其制作年代。在对该镜保护处理之前,首先进行了x光检测,以对其保存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 这是制定科学保护修复方案的基础。 由于铜镜边缘、饰纹的内区、外区及钮部厚度不同,为清楚显示出各部位相关信息,共拍三 张x光片。从铜镜x光片,可以清楚看到镜边缘及内区、外区细小的裂隙裂纹,当然内外区纹饰图 案也非常清晰(图2)。镜中裂隙裂纹反映出其保存状况较差,而镜背部内、外区清晰的纹饰图案 为确定该残镜的制作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x光片所反映的纹饰判断,这件1/4铜镜应是北方地区少见的”三段区段式神兽镜”的一部分, 恰好是左右断裂中的一半,使得我们可以从x光片中看到上段中人与兽排列;中段为头向镜钮的 “东王公”或“西王母”,头上的冠饰仍清晰可见;下段为头向外侧的人与兽,人物均面向中 l 86 图2 1/4残铜镜的x光片:可清楚看到边缘及内外区细小的裂隙裂纹、内外区清晰的纹饰图案 磊铭文区的1个文字:残镜内区的三组人物图案分布:中间是头向镜钮的“东王公”或“西王母”: 上段图案左能为人与兽的排列:下段·图案右侧.为头向外侧的人与善的排列 部,一跪,两站,发髻与服饰也清楚可见。在中区与外区之间原有一豳铭文,今仅能辨出一“ 明”字,字间间饰半圆形突起纹饰,中饰C形纹,外区边缘饰锯齿纹及流云纹。这种铜镜在上海博 博物馆藏有一件,名为“八子三段区段式神兽镜”,铭文有“八子明竟(镜)”,应与此残镜相 同。所以说这是一件珍贵的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铜镜标本,这从铜镜制作技术及商浮雕图案和 三段式纹饰布局等特征可以得到证明”1。 案例2:翻父盂,西周中期 翻父孟,如图3所示,为西周中期之物,现藏陕西省扶风县博物馆”1。该盂,有流,三足, 有盖,盖通过蛙形环扣与器体相连接;器体有錾,为顾首式蟠龙。同样,在对器物修复之前,根 据器物特点,除对器体不同侧面进行x光照相检测外,还特别对器盖和錾与器体连接部位进行检 测。图4为所拍摄的2张铜岙的X光片,显示出: 1.器物保存状况良好; 2.器盖和器体在铸造时均使用了垫片; 87 图J.左:西周铜盂錾部X光片:右:西周铜盂盖部X光片 3.器盖上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