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池火液下热波形成和传播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编号:994068 燃烧学学术会议 油池火液下热波形成与传播的研究+ 李建华 黄郑华 (武警学院消防指挥系,河北。廊坊06500) o‘‘2’o’’o’’o卜‘o‘rl 摘要:油品火灾沸溢喷溅灾害现象与液下热波形成和传播有密切关系。本文实测r 原油、轻重馏分油的热层温度和热波速率;从热波形成机理方面探讨了传热、传质、 油品组成和特性对热层温度和传播速率的影响;建立的热波形成与传播模型可预测和 评价油品的热层温度和热波速率。 关键j同: 油池火灾 热层温度 热波传播 一.导言 油池火是一种油在敞口贮罐中的燃烧形式,如油罐破顶燃烧。在这类火灾中,着 火的油品沸溢喷溅现象不仅危及现场灭火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会导致火灾进一步蔓 延扩大n月。油火沸溢喷溅是液面下形成的一层粘性的高温层遇到罐底存在的另一较低 沸点水层(或其它液层)发生的突沸现象。油品在燃烧过程中能形成液下高温层是沸溢 喷溅最重要的条件之’一Dl。这层高温油层.简称热层,在油面燃烧过程中会随着时间 不断地向下部扩展.困其扩展界面犹如高温波面,故又称热波。当热波传至底部水层 时,水迅速气化而引发上部油层的沸溢喷溅。 热波或热层概念臼Hall阳3提出后,人们对其形成与传播机理一直在进行研究 I¨一。 目前已证实:热波形成与油品组成有关,宽馏分油如原油或重质馏分油能彤 成热波,而窄馏分油如溶剂油或纯烃类术见有热波现象;油液面上火焰、高温娴气辐 射和对流以及通过罐壁传导传热.油面温度升高,油品发生部分气化过程,较轻组分 被气化燃烧,丽较重组分被加热至较高温度留在液相构成热层,然而,关于热波形成 过程的阐述、热层温度的影响W素、热波传播速率与if}『品组成种油面接受的热流率关 系仍有许多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在实验上对热波形成过程作r进一步研究,着霞验证r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利用相平衡、热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理论分析了热波传播机理.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 这将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解释热波形成与传播讥理,为预测和防范沸溢喷溅危害提供理 论基础和实用方法。 二.实验研究 0.4m:用于观察热波形成过程现象的派克斯玻璃试管直径为50nun。钢质罐座在试验台 采样管。热电偶沿半径为胁m的园线安装在罐底中心工作端插入位置可调蓖4支采样 管安装在以罐底中心为对称点的十字线上各距中心点lm吗采样管LI位置可调强 实验电监测油层内各个热电偶工作端位置K测向温度随时问的变化数据采集配 有数据采集器并由一台电脑储存和处理。油层内不同深度的油样利用采样系统间歇 地进行采第该系统由采样惫抽吸2象冷却器和取样瓶组成每次采新样前上一次 留在采样管里的油必须定量排掉采集的油样送气帽色谱分t斤。 实验用油品为原油、轻馏分~洫重馏分油,其物理性质及馏分组成如表1所i毛 #蝈家教育部优秀年轻敦师基金资助项日 、7Ⅱ一55 表1 油品的性质及馏分组成 思氏蒸馏数据.体% 密度 油品名称 衬熊 10% 30% 50% 70% 90% 千点 l甜 轻馏分油,℃ 42 78 126145159180 196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