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1-02
Cu(II)离子对多巴色素作用的紫外一可见光谱研究
狄俊伟·,屠一锋
黑色素广泛存在于人类、动物和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黑色素是由酪氨酸或多巴在酶
或过渡金属离子催化下经一系列氧化过程而生成,多巴色素是其中较稳定的一种中间体。虽然酪氨酸或
左旋多巴氧化生成多巴色素的机理已相当明白,但多巴色素进一步形成黑色素的形成机理、组成和结构
尚不完全清楚:a。除了直接影响黑色素形成的酪氨酸氧化酶、多巴色素互变酶和DHICA氧化酶外,过氧
化氢氧化酶、黄嘌岭氧化酶和脂肪氧化酶等多种酶和过渡金属离子“3如铁、铜、钴、镍、锌等金属离子
也起重要的作用,并影响黑色素的结构。其中尤其是cu(n),不仅存在于酪氨酸氧化酶中,而且可在
神经黑色素中富集,造成“氧化”压力,因此形起了极大的关注。
Organics产品,储备液用去氧的二次蒸馏水配制,在低于20℃
左旋多巴(99%)为瑞士Acros
的室温下可存放约一周。其他所需试剂均为分析纯。PH6.5缓冲液由KH2POa和KOH配制。
紫外一可见光谱用7530G分光光度计(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测定-比色池厚度为1cm。
多巴色素的制备:取一定量的左旋多巴溶液.加适量去离子水及Mn02固体,振荡约10—20分钟,
采用倾析法得到多巴色素溶液。多巴色素不稳定。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僵多巴色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22℃时至少可稳定卜2小时,最后在6一12小时变成黑色。
图1 紫外一可见光谱圈。a—j,每隔2.5分钟记录一次;k,加H202∞分钟后记录a
sol一1
L cm。)和305
多巴色素紫外一可见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为475nm(£=3600 nm。实验取多巴
0.Olmol/L
m1缓冲溶液,混合后通氮气除氧,然后加入20“1 cu(II)溶液,每
色素溶液4ml,加入1
13111特征吸收峰逐渐减小,同时可形成
隔2一.分钟记录一次紫外一可见光谱图(图1)。多巴色素的475
nm的全程吸收性质,因此生
黑色素,但黑色素的生成速度在反应前期相对较慢。黑色素具有300—800
161
物体利用它抵御紫外光的损伤。A4。可减少至原多巴色素峰高的约…半.然后基本保持不变。在此体系
中,再加入0.25mi
0.1%的H202.20分钟后记录其紫外一可见光谱图为图1曲线k.由图可见山%和A650
同时增加。
nm).又可脱氢形成5,6一_羟基吲哚一2一
多巴色素重排时既可脱羧形成5,6-二羟基吲哚(DHI,297
羧酸(DHICAE“,约310nm),在过渡金属离子作用下,如cu(II)的催化下,可增加DHICA,DH]的比例。一。
nm,说明
从图1可看出,多巴色素的306nm峰在重排反应过程中向长波长方向移动,最后停在约313
由于DHICA的反应活性较DHI要差很多,反应速
有大量的DHICA生成。当体系中加入氧化剂H202后,
度度较慢,因此在紫外可见光谱图中还可见到反应剩余的少量DHICA的313nlll吸收峰。
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推测cu(II)不仅可催化多巴色素重排形成无色的DHICA和DH],而且可催化
多巴色素氧化反应活性强的DHI生成吲哚一5,6-醌(IQ),IQ一经形成,立刻聚合形成黑色素或与吲哚一5,6一
醌一2羧酸(IQCA)共聚形成黑色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苯甲酰基-3-(邻氯苯基)-1-乙酸乙酯基-1a-苯基—11a23-四氢化-4H-环丙胺-%5b12-a%5d%5b15%5d-苯并二氮杂晶体结构和构象研究.pdf
- C%2fC复合材料粉末合金粘结研究.pdf
- 5-NO2-PADAT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铱(Ⅲ)+的研究和应用.pdf
- IR光谱分析法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应用--探讨冬青叶片表面化学成分随外部环境变化规律.pdf
- S一烯丙基一0一取代苯基硫代磷(膦)酸衍生物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pdf
- CuO-CeO2/MgO-AL2O3催化剂抗硫性与硫转移的研究.pdf
- N一苯磺酰基一N一噻二唑基一草酰二胺化合物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pdf
- 4-甲氧基-2%2c6-二(3%2c5-二甲基吡唑)-3%2c3%2c5-三嗪碳糊修饰电极测定Co(Ⅱ)地研究.pdf
- 蚕丝蛋白共聚改性聚乳酸制备生物医用材料地研究.pdf
- MI(NiCuAIZn)5储氢合金电极材料地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