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Sup;
*199495@9年学冒 GEo畿)G霍A淼离IEw鲰V01.45
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中气象站组
熔岩~碎屑岩流研究
李霓刘若新魏海泉郑德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内容提要 中晚全薪世咀来,长自山又池火山的活动当为爆炸性喷发和形成火山碎屑流,
熔岩流出较步,气象站组熔岩一碎屑岩流则是为数不多的熔岩溢流活动之一.它是天池火山一个
寄生火山的喷发产物。气象站组熔岩~碎屑岩流的岩性为碱流岩质,岩浆粘腰大,流动缓慢。据研
ka
究其喷发时间犬约4 BP,应属天池火山的近代喷发产物。
关键词 天池火山气象站组碱流岩浮岩长白山
1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质概况
长自山位于中朝两目边境,由熔岩流动形成的高原、群山绵延起伏,山势巍峨壮观,是我国
东北三大名山之一,中朝两国的国境线就从长白山天池中穿过。从大地构造上看长白山处于中
朝克拉通的北缘。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新生代中央式活火山,位于NE或NNE
向鸭绿江一珲春裂谷带内,属板内裂谷型火山。晚中生代至新生代,沿着伊一舒、敦一密等NE向
断裂以及龙岗山和长白山区发生强烈的岩浆喷溢活动,形成了目前所见的长白山外观(图1)。
天池火山位于长白山山脉的最高峰.火山锥顶部外形呈不规则圆形,天池北东向鼓起,西侧略
凸,呈南北向较长(7.2km)、东西向较短(最长5.5km)的盾形。据刘若新等“3的最新研究,长
自山天池火山最近一次大规模喷发的年代是公元1215士15年。
2气象站组熔岩一碎屑岩流的地质特征
天池火山的喷溢活动从第三纪持续到近代,可分为以玄武质岩浆喷发为主的造盾阶段;以
粗面岩、碱流岩熔岩喷发为主的造锥阶段;以布里尼式造伊格尼姆岩喷发(爆炸式喷发)为主的
近代喷发和历史喷发3个阶段“’“。在天池火山主通道造锥喷发的同时,其主通道周围的一些
寄生火山口也相继喷发,喷发物穿过原先形成的火山锥体并覆盖在上面,共同构成火山锥体的
一部分,像天池火山老虎洞玄武岩和气象站组碱流质火山喷发物就属寄生火山喷发的产物E“。
笔者研究了天池火山区的三百多张航片,重点研究范围是天池火山口附近。从航片上可以
看出,在火山口北侧有一股熔岩一碎屑岩流自天池火山锥天文峰北侧约300m处的气象站附
近瀛出,从气象站一直呈岩舌状向NNE方向流动展布,流出约3.2km后叉转向NNW方向
流出2km多(图2),分布面积约3.6km2。在航片上该岩流极为清晰,岩流SN向展布,只出现
注:本文为国家“九五”项目(编号95—1l—03一02)的成果
本文1999年5rl收到。6月改回t刘淑舂编辑。
增刊 李霓等;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中气象站组谘岩一碎屑岩流研究
图1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质构造简囤
tectonic Mountains
Fig.1Geologicand sketchmap。fTianchivolcano,Changhai
I一火山,2构造线i3一火山岩
1--Volcano;2一tectoniclines;3~volcan”rocks
在气象站以北,披盖在天池火山锥体的上部,显示喷出时代可能较新,笔者将其称为气象站组
熔岩~碎屑岩流。结合野外考察和航片分析.气象站岩流西侧的沟谷,即金伯禄在《长白山火山
地质研究》:“中所提到的放射状断层所在的位置,显然气象站熔岩流并未越过这个断层。据野
外观察,在气象站熔岩流动方向上舌状前缘可以分出若干个台阶(即岩舌厚度),每条岩舌厚度
约20m,形成阶梯状,岩流宽度约500~800ITI,显示分期流动的特点。岩流沿山坡古地形分
布,向北流出总长约5.5km,北部最前缘止于岳桦林带的顶部,西侧边缘基本上以山坡下的冲
沟为界,冲沟对面(即西侧)仍出露少许,在高程2350m左右与早期喷出的紫红色熔结凝灰岩
会合,二者接触界线明显。从冲沟西侧看气象站组熔岩流有顺着古地形的流动褶皱,由于粘度
较大,岩流扭曲现象非常明显。沿冲沟继续向北可观察到气象站碱流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