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CuO电极材料地研究(p.532-533).pdfVIP

锂离子电池CuO电极材料地研究(p.532-533).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AP-109 毽离子电池CuO电极材孝}的研究 韭左焦+陈春华严洪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储正负极材料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广泛应用的锂 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化碳为负极材料和过菠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这些材料的储锂客量都不 高.对于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的锚基化合铀和具有摹应变的Li—Ti,0n无疑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但同时, 析,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电化学反应机理.提高了对金属Li插入CuO电撅过程的认识。90年代以来,随着 和电镜分折的方法研究了这种可逆电化学容量的来蒜f4】.但是,对于不同形貌的CuO电壤具有差别很大 的电化学性能,以及无论是那一种方法合成的CuO电掇在首次充电过程中都有较大的不可逆损失这两个 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释. 1.实验 CuO的合成首先是将1MNaOH溶液襞慢加入IMcucl,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Cu(0H):.然后(8)将上述 蓝色沉淀放置72小时后直接过蘧,在60C下干燥后得到cuo粉体;(b)播过渡出来的沉淀在室温下放八高 压釜中, 到高浓度的NaOH溶液中,置于高压釜中在130℃保温24小时,得到黑色固体。 特制奋好的c曲粉料与导电剩乙炔黑和粘结荆PVDF按84:8:8的比例混合岳,以铜箔为集流体,俸!『 成正极片;以锂片为负极,采用Celgard2400型隔离膜,电解痕为ImollL 手套箱中装成CR2032扣武电沌.将做好的电池在多通道电化学测试仅(H删旭EBT$一610)上测试其循环性 能. 2.结果与讨论 图1显示了不厨条件得到的CuO粉料的x射线衍射图.由图可见,无论那一种合成条件得到的CuO 均为纯单斜晶系,束发现杂质峰的存在.此外,由3种样品衍射强度的差别可以看出,干燥分解的CuO 颗粒(a)经过水中1 合成条件得到曲CuC的SEM图也可以看出这种由水热带来的晶粒生长. 研究的结果类似,每一种样品都有很高的放电客量,但是首次充电却只得到了300Ⅲ^h/g左右的充电容 量,说明了首次放电其有很大的不可逆容量.(c)样品经过首次放电后仍具有400mAh/g以上的可逆容量 和很好的循环性能,说明颗粒尺寸较大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对于首次充放电出现的不可逆损失,目前主要的解释是首次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分解以及在界面上 形成SEI膜消耗的客量,但这远不能够解释如此太的容量损失.在我们的研究中除了形成SEI带来的不 可逆容量,我们还把这种容量损失归结为金属铜在电解液中的溶解.由于首次放电形成的金属铜在电解 液中的溶解,一方面造成了正极活性物质的减少,另一方面,部分铜嚣积在电解裹与负极的界面上,阻 碍7Li离子的传输,阻碍了电池内部可逆反应的进行. 同样,对于颗粒尺寸较大的样品(c)保持7较高的可逆客量和很好的循环性能,这是由于该样品相列 于另外两种样品具有更大的颗粒尺寸与相应较小的比表面积,因此,在首次放电之后,生成的还原产物 cu在电解液中的溶解相对比较少,因此对Li离子在循环过程申的传输阻力较小,这样,电化学可逆反应 进行得顺利, 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循环性能。 +联系人简夼:张大伟,29岁,博士生,从事锂高子电涟电极材料曲研究 53毒、, 2AP.109 3.结论 通过沉淀一水热的方法合成了结晶程度不同的Cu0粉科,并且测试j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循环性 能.其中,结晶最好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并且保持了很好的循环性.金属铜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 在界面上的沉积解释了首次放电后的不可逆容量和容量衰减,比表面积的影响解释了颗粒尺寸较大的样 品保持的很好的循环性能. 童∞ce{uf 拿乏量j奄∞d日。耋gds 圈1三种Cu0曲】cRD目 圈3三种CuO的循环曲线 XRD of Fig.1 patternsthreodifferentCuO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