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六·
弹性波在流体与弹塑性形变介质界面上的折反射
刘金霞王克协崔志文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130023,长春)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预应力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问题已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预
应力介质中应力对弹性波速度的影响。一般情况,弹性波速度随施加给介质的压缩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
施加给介质的应力超出了介质的屈服强度,在发生力学损坏前,介质发生了弹塑性形变,此时弹性波的速度开
始减小。实际上介质的弹塑性形变不仅仅影响弹性波传播的速度也影响波的幅度和传播方向。弹性波在弹塑性
介质界面上的折、反射问题的研究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天然地震等领域即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了
有弹塑性形变界面上的折、反射问题,并首先对弹性波在流体与弹塑性形变介质界面上的折、反射问题进行了
初步研究。 ’
当介质发生弹塑性形变时,弹性波的传播可通过对叠加在静态偏离的小的动力场的运动方程来描述。本文
的静态偏离是指介质静态的有限弹塑形变。在预应力介质中的形变运动与固体的三个不同构形有关:物质的自
然(未变形),中间(大的静形变)和当前构形,本文以中间状态为参考坐标。在中间坐标系,叠加在静态偏离
的小动力场的运动方程为
aKc州+Gril%弦k,lJ/苏f=p~u“∥ (1)
其 中
C = F F
矽.肼 ,“ 巧D ,PoF=鼍c
洲 ,p 西 F一湛 ABCDEIBEcD七鼍cABl:D日?E18E;:DE;L?+…
坚胆
al|=?/pqF值F|0AB,TA8=Pq[oF/aEA8
0,FA=a芎l/oxA≈6A+E谖“。
刚度系数C柚f和初始应力仃,,是塑性应变和强化参数的函数,弹性应变等于总应变与塑性应变的差:
E;付=E箸。一E磐“。。当预应力介质只有弹性形变时de8=Et408tal。万是中间构形的物质密度。本文假设
在静态偏离状态物质的弹塑形变为等温过程。
假设一弹性波从无粘流体入射到有弹塑性形变的固体界面上,上半空间(z0)为流体,下半空间为有弹塑
性形变的弹性固体。我们以入射面和流圃界面建立坐标系,入射、反射和折射都在x.Z平面内发生。在界面上产
生反射波、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并不要求坐标轴与施加的主应力方向一致,即入射面可以不在主平面内,根
据Bond坐标变换可得到在新坐标系的弹性常数。我们假设流体的静压力比较小可忽略,因此在固体中的预应力
仅通过刚度系数C删对边界条件产生影响。利用流固界面的边界条件可求得位移振帐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并
求出能量反射和折射系数。计算中我们选取了Sinha(2001)文章中的砂岩参数,数值结果表明,弹塑性形变对折、
反射系数有明显影响,当施加的应力只发生弹性形变时临界折射角明显变小,当发生弹塑性形变时,其临界折
射角比只发生弹性形变情况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当介质发生弹塑性形变时弹性波速度可能减小。能量反射系和
折射系数随施加应力产生的弹性形变和弹塑性形变变化明显,这说明由于预应力产生的弹性及弹塑性形变使介
质中弹性波的能量重新分布。能量反射系数约在小于临界角的范围随施加应力产生的弹性形变而明显减小,随
施加应力产生的弹塑性形变能量反射系数也变小,但没有只发生弹性形变情况明显。当入射平面不在主平面内
时,由于介质中的预应力产生的弹性或弹塑性形变,会出现三个折射波模式:一个准纵波、两个准横波,这是
在主平面入射不会出现的现象。这就是应力诱导的双折射现象。不仅是折射横波的能量系数由一个变成两个,
且折、反射系数的能量被重新分配,特别是折射横波的能量分配变化比较大。临界角的变化规律与在主平面内
类似,同时我们发现当发生弹塑性形变时在小于临界角的范围内快横波的能量折射系数变化明显,但慢横波的
能量折射系数变化却不大。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博士点基金(20030183052)资助。
参考文献
B.K.Sinha
etc,Geophysics。v01.66,.772—785,2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
- 第18课 《我的白鸽》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2025-2030中国裹粉市场动向追踪与企业经营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精品解析: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工艺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汇总表 .docx VIP
- 延安市各区县地表水系图.pdf VIP
- 初一语文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0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任务单).docx VIP
- 土地增值税清算与最新土地增值税反避税应对实务.ppt VIP
- 双能量CT临床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