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唾液作为口腔癌症诊断的研究进展.pdf
HainanMedJ,Mar.2015,Vo1.26,No.6 海南医学2015年3月第26卷第6期
doi:lO.3969j/.issn.1003—6350.2015.06.0305 · 综 述 ·
唾液作为口腔癌症诊断的研究进展
王冠勋,李正强,尤 琦,李佳ft.,王梓霖,韩 冰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利用唾液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检测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在过去的2O年里,学者们将唾液生物标
记物作为口腔癌症早期诊断方法 ,并找到了超过 100种的唾液生物标记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唾液生物标记物作为口腔癌症(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癌;唾液;生物标记物
【中图分类号】R7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6350(2O15)06r__o857—O3
口腔癌是 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 年首先提出了唾液对 口腔癌症的诊断意义,62.5%的
率为3%,在全身癌症中排名第六,5年存活率为62%, 口腔癌患者唾液中的DNA~b显子4和p53基因第63
90%的 口腔癌属于上皮源性 的鳞状细胞癌 (Oral 位密码子发生突变,在患者的血清中还检测到了基因
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n】o大多数OSCC发 突变后表达异常的p53蛋白经体液免疫产生的相应
病后在 口腔内可以找到明显的癌变组织,但是由于各 抗体,同时在 口腔癌患者的基因中存在着杂合性丢失
种 原 因往往确诊 时病程 已经进入 了晚期 阶段 (Lossofheterozygosity,LOH),且LOH的发生率普遍
(T3-T4),严重影响了口腔癌的预后。学者们通过研 高于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究发现,唾液中含有许多成分可以反映出病理状态下 Bahar等 “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相比OSCC患者
的人类代谢水平,唾液中的生物标记物可以作为早期 唾液中活性氮的含量显著增高,而唾液中抗氧化剂
诊断OSCC的依据 。 目前在唾液中已经发现了 则显著降低。增高的活性氮直接导致了唾液中抗氧
100多种可能作为诊断OSCC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 化剂的减少,使蛋 白和DNA氧化并导致癌症。Sato
本文 旨在通过回顾 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唾液 等 研究发现OSCC患者唾液中白细胞介素(IL-6)与
生物标记物作为 口腔癌症(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肿瘤坏死因子(TNF—)显著增高,IL一6能抑制p53肿
研究进行探讨。 瘤抑制基因的启动子区使其失活,导致细胞的增殖
1 唾液的成分及功能 与凋亡失去控制 ;TNF—则激活NF{B转录因子增
唾液是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许多小黏液腺 殖 ,阻止细胞凋亡并促进炎性细胞 因子的分泌 。
分泌的,pH值为6.4~7.4,其成分包括水、无机盐、有机 Zhong等 研究发现在OSCC患者唾液中有75%的端
物、蛋白、激素等。唾液具有润滑黏膜、消化食物、抗菌 粒酶表达,认为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可能是
一
活性、牙釉质的再矿化和维护正常的味觉等功能 。 个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端粒酶是由核糖核蛋 白在其
目前在唾液中已发现2300多种蛋 白质和多肽,其中 编码染色体末端增加重复序列编码而来,端粒酶的活
含量较多的蛋白质是 一淀粉酶、白蛋白、半胱氨酸蛋 化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的转变。
白酶、IgA、乳铁蛋 白、粘蛋 白、溶菌酶等,其中富酪蛋 口腔癌中存在 的细胞、分子异质性 以及大量潜在
白和转铁蛋白占唾液总蛋白的98%[7-8]o 的致癌基因足以说明了运用蛋 白质组学研究其基因
2 口腔癌患者唾液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研究方 表达变化的重要性。随着基因组学和蛋 白质组学的
法 不断发展以及质谱技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