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7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古今气候论
水涛
(浙江省杭州湾资源和环境研究会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 自2009年入冬以来北半球经受了创纪录的严寒侵袭,联合国IPCC报告的权威性受到置疑。
地球气候变化趋向陷入纷争的境地。作者认为:从地质学和考古学的视角,以更长的时间周期去认识
和了解气候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或许对将来气候的长期预报有所启示。地球在漫长的演化史中经历
了以千万年计的“地质气候旋回”、千百年计的“史前气候周期”;以及近现代以百年计的“世纪气
候波动”。不同级次的周期均为内在自然因素所制约,CO:含量在地球演化史中趋于波动下降过程,
当代的CO:浓度和气温均处于地质史的低点。但人类活动可能在百年尺度内存在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
影响。自20世纪初开始至今近百年升温趋向中,令人关注的是在中国曾有1941年、1969年、2009—
2010年之交极度低温的出现,“低温节点”时距为30—40年,似与海洋存在数十年为一寒暖变化周
期之说相近。由此引发对人为因素导致持续增温一说的质疑。2009年入冬以来的严寒是否为近百年
升温波动周期的终结抑或只是次级的突变因素所致,尚有待观察。但自然因素主导的周期波动规律不
可逆转,人为因素的干扰应予严重关注,但是不宜夸大炒作。减排节能、实现低碳经济,是人类生
活、生产方式改变的需要,是历史的进步和跨越,但中国必须依自身的条件,在实现低碳经济的道路
上。不为未经实证而被夸大了的“人为因素”所左右。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质气候旋回 史前气候周期世纪气候波动低碳经济
一、地球气候变化趋向的争议
自2009年12月以来北半球经受了创纪录的冰雪严寒,持续的暴风雪横扫北美、欧亚,并延
伸到朝鲜半岛,甚至逼近北回归线,袭击了美国佛罗里达半岛迈阿密市。我国新疆因强降雪侵
袭,雪崩、冻害造成百万余人受灾,十万余牲畜死伤;大兴安岭出现罕见的一50.1℃极低温,黄
渤海冰封千里,51%海面被冻结……
北半球的持续急剧降温,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研究小组(IPCC)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
度受到了质疑。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其最新和最详尽的证据,向世界各国发出警告:由人为
因素造成的全球气候系统正在逐年变暖,并已经影响到全球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
率¨’2】。媒体据此而描绘了不久将来,南极冰融、北极雪崩、汪洋肆虐、岛国沉沦、亚洲大陆干
涸……世界似乎已在走向末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是在各国对IPCC报告一致认同的背景下召
开,目的为促进各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遏止地球变暖的进程。但是对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和气
候变化的原因并非没有异议,不同声音始终存在。
近来联合国气候专家对2007年IPCC指称大部分喜马拉雅山冰川将会在2035年前消失的说
法,正式表示更正。由此说还曾推测亚洲10条主要大河将在50年内千涸;但另有监测发现:
2007年以来北极圈夏季海洋冰层面积扩增,升幅达25.6%,这一事实被普遍认同,但在IPCC报
告中并未提及。全球暖化政策基金会帕泽博士指出:IPCC已多次显示他们提交报告的过程缺乏
透明度和有欠审慎。IPCC的可信性受损,这使得几乎无果而终的哥本哈根峰会,重启气候对话
的前景更不明朗。
数年前和斯坦福大学任教的张之孟博士交谈,他认为影响地球气候的是海洋,这是由于海水
的热容量远大于空气。他告知大西洋海流正在变冷,因而深信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是短暂的。近
来一些气象领域的专家也都认为海洋自有冷暖周期,海洋自然循环决定气候模式,大致以20—
第=章怔唛&弃∞理论j囊斑
30年或50年为一循环,近又有报道称.德国的一位气候学家领导的目队.在对海面下914m处.
海水发生深层冷暖循环的地方进行测温研究,结论认为全球将进入“微型冰河世纪”。
地球气候的变化趋向如何,似乎已陷入奠衷一是,纷争不已的境地。
对于地球气候系统变化趋势和原因,以往大多是从事大气与海洋学科专家所关注和研究的问
题。但是否还可以从地质学和考古学的视角,从更长的时间周期中去认识和了解气候变化规律和
成凼机制,或对将来气候的长期预报有所补益和启示呢-
二、地质时期的古气候
地质学家从地球演化的研究中发现,高韫和雪球事件在地球史中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pdf VIP
- 2025年老年人驾考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ppt课件.pptx VIP
- 项目化学习研究报告.pptx VIP
- DB37_T 4393-2021 政务信息化项目 验收材料编制指南.docx VIP
- 特种设备事故智能诊断与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河南省事业单位工勤(收银审核员高级技师)评审题库.pdf VIP
- 新闻采编与写作基础知识 完整版.doc VIP
- 长沙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卷 .pdf VIP
- GB/T 7025.1-2023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