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在水产养殖水环境改良的应用前景.pdfVIP

微生物絮凝剂在水产养殖水环境改良的应用前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广州 生元、抗生素、中草药和酶制剂的协同作用与作用机理的研究。从而获得一种更有效、更可靠,且 具有良好肠道菌群调节和促生长等作用的纳豆菌微生态制剂。 参考文献 编者略 微生物絮凝剂在水产养殖水环境改良的应用前景· 蔡泽文,汪开毓,耿毅 四川农业大学鱼病研究中心,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微生物絮凝剂 MicrobialFlocculants 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物质,具有絮凝范 围广、絮凝活性高、安全无害、价格低廉及不存在二次污染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 环保等行业,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特性、絮凝机理及其 在水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 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JE;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应用前景; 絮凝 Fiocculants 是把水中悬浮颗粒和不易沉淀的胶体凝集沉淀的过程,能发挥这样功能的物 质即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 MicrobialFlocculants 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或其分泌物提取、 纯化而获得的一种安全、高效、且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一般由糖蛋白、多糖、纤维素、蛋 白质、DNA和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能使水体中的胶体和悬浮颗粒 物相互聚集、沉淀,而起到改良水质的目的。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范围广、絮凝活性高、安 全无害、不存在二次污染等特点,因此微生物絮凝剂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当今世界絮凝剂方面研 究的主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给水产养 殖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养殖水体不断恶化,已成为阻碍水产养殖持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养殖水环境的改良和保持也成为确保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微生物絮凝剂的 种类、特性、絮凝机理、以及目前在水质改良中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在水产养殖中作为一种 全新的水质改良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1 絮凝微生物及其絮凝剂的种类 I.I絮凝微生物的发现及种类 1876年,LouisPasteur发现酵母能把发酵液中的细菌聚集成团而絮凝沉淀,两年后类似的现象亦 株絮凝产生菌,之后,许多的学者才开始研究微生物的胞外产物与絮凝现象的关系,并分离到大量 微生物,其中霉菌8种,酵母iS,细菌5种,放线菌5种,其中以酱油曲霉 Aspergillusswae AJ7002 的絮凝效果最好。1985H.Takagi等拟青霉属菌 Paecilomycessp. ,并研究出了产生PFl01微生物絮 凝剂,PF.101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红血细胞、活性污泥、纤维素粉、羧甲基纤维素、 活性炭、硅藻土、氧化铝等均有良好的絮凝效果。1986年,R.Kurane等从自然界分离到红平红球菌 RhodoCOCCUS 对大肠杆菌、酵母、泥浆水、河水、粉煤灰水、活性碳水、膨胀污泥、纸浆废水均有良好的絮凝和 脱色效果。我国邓述波分离到硅酸盐芽孢杆菌新变种,研制的MFA.9运用于淀粉废水处理中,并显 ‘作者简介:蔡泽文 1978- 。男,四川宜宾人,硕士,从事鱼病与鱼药研究.Emaih hczw_2000w@126.corn. 通讯作者:汪开毓,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水生动物病害学研究.E-maih kywang@,sicau.edu.cn 46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广州 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生物基因工程领域许多重大突破的取得,环境科学工作者开始将生物技 术和絮凝技术结合起来,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和开发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也在生物技术中长期发展 纲要中将开发微生物絮凝剂作为明确的方向之一。 ” 1.2微生物絮凝荆的种类 . 根据微生物絮凝剂的来源方式的不同,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有:从微生物细胞提取的絮凝剂、微 生物细胞代谢产生的絮凝剂、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剂和利用克隆技术所获得的絮凝剂。 1.2.1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刺- 很多微生物的细胞本身就具有絮凝活性,它们大量存在于士壤、活性污泥和沉积物中,据报道 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主要有:Aspergillussojf,Aspergillus Alcaligenes 菌体与发酵液的上清液具有同等的絮凝活性,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活性炭、硅藻土、 氧化铝等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 1.2.2利用微生物细胞壁提取物的絮凝剂 微生物细胞是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重要来源,酵母细胞壁的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质和 乙酰葡萄糖胺等成分均可作为絮凝剂。丝状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