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酉阳杂俎》明初刊本考
——兼论其在东亚地区的版本传承关系
潘建国(北京大学中文系)
唐段成式所撰《酉阳杂俎》,曾被推为唐以来“小说之翘楚~,该书始刊于南宋,凡经
三刻2,惜皆亡佚:其元刊本亦末见存世3;通行者均为明刻本,尤以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
赵琦美校刊本(简称“赵本”)、商潜《续稗海》本(简称“稗海本”)、明末汲古阁《津逮秘
书》本(简称“津逮本”)以及清代张氏照旷阁《学津讨源》本(简称“学津本”)四种,最
为世人所知见,然刊印俱在明万历以降。1998年,陈连山发表《(西阳杂俎)在李朝成宗时
代的刊刻》文4,论及北京人学图书馆所藏日本传录朝鲜刊本,二书尾附有明弘治五年(1492)
朝鲜文人李宗准等跋语三则,知其刊刻时间要早于赵本百余年。不过,陈氏朱见朝鲜原刻本,
也未就其底本问题加以探考。近来,笔者有幸获得朝鲜刻本之复印本,遂汇校诸本,考定其
底本是中国宋刻本;并首次对两个前人未予关注的重要版本即“明初本”及嘉靖翻刻本进行
了细致考察,最终梳理、绘制出了明清时期《酉阳杂俎》在东弧地区的版本传承关系图。特
草撰此文,求教于海内博雅诸君。
一、朝鲜原刻本与日本传录本
笔者所见朝鲜刻本5,乃日本国会图:}弓馆藏本。首“酉阳杂俎序”,另行题“唐太常少卿
段成式撰”,大字写刻,半叶五行,行十字。次“西刚杂俎目录”,凡二十卷,各篇均单独占
一行,尾页题“西陬f杂俎目录终”。次正文,首卷首页顶格题“唐段少卿西阡|杂俎卷之一”,
1《pq库伞书总日提要》“了部·小说家”之《酉阳杂俎》提要。
2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赵琦荧校刊本《西阳杂俎》卷首所收1}1序可知:南宋嘉定七年(1214),永
康周登刊刎《西f;fl杂俎》前集二l‘卷,是为首刻;嘉定十六年(1223),武l;n邓复戍及陈氏合作刊E¨前集二
-f.卷、续集十卷,足为第二次刊刻;淳裙f‘年(1250),广文彭氏凶II}版“字l田J漫漶”,“乃冉刊而新之”,
是为第三次刊刻。另参l列方南生《(西阳杂俎)版奉流传的探讨》,载《福建师范人学学报》1979年第5期;
李剑固《唐五代传奇忠怪叙录》“《西阳杂俎》”条,南开大学}{{版社1993年版,第715—752页。
3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爱II精庐藏书志》(灵芬阁刊本,1887)卷二’t‘七“了部·小说类”著录自‘7亡刻本《酉
阳杂俎》--d‘卷,今下落4il刃,je版本真伪办无从考核。清代以降,藏书家将明初本议作宋元本的例子甚
多,故颇疑此“7亡十u奉”即本文所述之“明初本”。
4文载《中国典籍!j文化》1998年第2期。 :
5据郑臀噪《段成式的(凸.|;兀杂俎)研究》文,韩国成均馆亦藏有朝鲜刻本,笔者憾术亲见,不知是否与
日本藏本l司版。郑文仅简略提及朝鲜刻本,未作深入研考。郑义为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l二学
位论文,未刊稿。
另行低三格题“忠志”,半叶十行,行十九字,注文小字双行,大黑口,四周双边,双黑鱼
尾,上鱼尾之下,刻有“俎一”(即《酉阳杂俎》卷一之省称)两字,下鱼尾之上,刻有叶
数(参见图一):卷东题“唐殴少卿西i;fI杂俎卷之一一”,各卷卷首、卷末题署均同。其中卷十
一第二叶、卷二十第二叶空白。值得关注的是,朝鲜刻本jfs末刊有二篇跋语,依次署为“弘
治壬子腊前二日广原李士高识”、“弘治五年玄乳困敦腊月有日月城李宗准谨识”、“弘治壬子
腊前有日睡翁崔应贤宝臣谨志”。三篇跋语涉及朝鲜刻本的刊刻过程以及三位朝鲜文人对《酉
耐I杂俎》小说的评价,且未见前人完整公布1,甚有裨jf中朝小说史之研究。今特不惮繁琐,
悉录于下:
段氏之闻见博矣,用心亦勤矣。盖其穷宇宙,阅千古,搜讨幽隐,该括万物,其非
闻见博而用心勤者,能之乎?但其言多涉于荒怪不经,又杂以佛老之说,若以性命道德
之说之味论之,其自谓杂俎,宜也。然古人用事,多采此语,若不参究是书,无以识得
用事之旨。定公永嘉权君叔强,将主文后。以斯文为己任,出家藏唐本一帙,嘱吾教事
李伪仲钧,俾寿诸梓,仲钧氏亦博雅君子,所谓同声相求、同志相成也。吁!余则老矣,
已无心于翰墨,第嘉两先生之志,遂募工刊于月城,以广流布云。弘治壬子腊前二日广
原李士高识。
尝读宋朝苏黄诸公诗,多用事峻僻,有可喜可愕、可惊可怪者,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