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经济
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
本报记者 刘亮明 刘鑫焱 冀 业《 人民日报 》( 2012年09月16日 06 版)
金秋9月,气爽天高。放眼三晋大地,龙腾虎跃,叠翠流金。
广东省代表团来山西考察后赞叹:没想到产业转型步伐这么快;安全生产抓得这么好;种了这么多树,地这么绿,天这么蓝!
曾经,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的山西,一再因资源浪费、生态破坏、污染严重、事故频发而饱受诟病,因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滞后而深感困惑。
面对尴尬,山西省委、省政府及时果断地做出了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
一时间,三晋儿女精神大振,转型跨越风生水起。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2261亿元,增长25%;城乡居民年收入分别超过1.8万元和5600元,增长15.8%和18.3%;今年上半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完成3171亿元和1490亿元,分别增长11.8%和19.75%。
从封闭到开放,思想解放带来转型项目落地开花
“转型跨越发展,项目落地是关键。思想的门打开,转型的门才能打开,新项目、好项目才能落地开花。”省委书记袁纯清一语中的。
山西119个县市区中有94个产煤县。长期的“煤炭财政”,导致各地把发展的视野和思路局限在煤炭上。煤炭资源“钱易赚、饭好吃”的现实,使山西人自足封闭的观念根深蒂固。早几年,很多山西人谈起招商引资,总满脸不屑:咱一铲子下去就是万八千元,何必费那个神。结果国际金融危机给了山西一个下马威:煤炭严重滞销,全省经济震荡,各项经济指标全线下滑!
痛定思痛。山西省委、省政府及时引导全省上下重新认识省情,解放思想,干部群众认识到:不转型,没有出路;不跨越,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转型必须扩大开放,敞开大门引进新项目,培育发展优势新产业。
近几年,省发改委接连出台28个工业行业实施方案,推出了一批技术先进、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截至去年底,太重煤机千万吨矿井综采设备项目、大功率风电整机、大运公司年产5万辆重卡生产线、智奇公司2.5万套高速铁路轮对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去年在太原举办的第六届中博会上,全省签约项目1198个,引资总额达2.4万亿元,世界500强落户山西达30家。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近3624亿元。
晋城市以开放促转型,抢抓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仅一年多,全市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签约项目就达37个,投资总额236.7亿元。目前,已落地项目13个,投资总额达112亿多元。
太原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60亿元。9月11日,总投资20亿元、全长460公里、年输气能力达20亿立方米的“太原—长治”天然气输气管道全线通气。
从一元到多元,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高强度、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结果是“四大”:资源消耗代价大、生态环境压力大、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大、经济增长波动大。
面对困局,山西省委、省政府开出的“药方”是: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走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制定的转型基本目标是: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和文化强省。
“煤炭是山西的优势,不能丢了优势找优势,首先要坚持对煤炭资源进行高端策划、高位开发,并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山西省省长王君胸有成竹。
山西主动出击,全力发展以煤机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并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大型物流园区,同时加快建设大批非煤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力军。
长治市全力引进三晋硅业3万吨多晶硅、潞安集团1兆瓦太阳能电池板、日盛达光伏玻璃及太阳能组件等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到“十二五末”,装备制造、煤化工、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产值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7%上升到50%。
同时,山西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蓬勃兴起,出版、演艺等6大文化企业龙头齐飞共舞,晋商文化、太行文化等5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已初具规模;201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3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1%。
从传统到现代,产业升级促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山西的优势在煤、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关键是要不断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使优势更优更强。
近年来,山西省狠抓煤矿兼并重组和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全省矿井数量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资源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去年已降到0.085。全省煤炭工业一举告别了小煤窑历史。
去年以来,以“双千亿”工程为标志,山西国企转型跨越风生水起。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