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戴复古诗歌的江湖意象与江湖气
台州学院何方形
戴复古“一生飘泊老江湖”(《再赋惜别呈李实夫运使》),然后通过诗歌记录下自己
的经历与遭遇。作为一个典型的江湖诗人,戴复古在诗歌中出现了类型丰富的“江湖”意
象,自然也有着一股“江湖气”,这些都浸入了那一苦难时代的人世忧患,对后人有一定的
客观认识意义。只要细加辨认,不难发现戴诗中的“江湖气”实际上与中国传统文人的骚
雅精神有着不可遽然分开的关系,所谓“山林与朝市,何处着吾身”(《春日》),在对日常
生活材料的选择中融合了较为强烈的主体精神,隐含着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蕴。这一现象
符合生活与艺术的辩证法。戴复古幼失怙,后来浪游天涯,羁旅一方,有着“人情甘淡薄,
世事苦参差”(《建昌道上》)的情感体验。与中国传统诗人一样,诗歌大概也就成了戴复
古人生的最大安慰,他不得不通过诗歌创作来消解内心的忧郁,又重视诗思的提炼和凝
聚,有着《求安》诗所谓“愁来须强遣,老去只求安。酒熟思招客,诗成胜得官”的自我解
嘲,偶尔以“生计麦十斛,传家诗几篇”(《新岁书怀四首》之四)而自足自乐。人们很有必
要对戴诗作切实细致的解读,以便展开更为有效的审美评判。
一、“江湖气略说
“气”与“心”、“道”等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本源意义的概念。“气”
本指流动的云气,后演化为中国思想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曹丕在
《典论·论文》中首先提出“诗以气为主”的命题,又认为“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
致”。固然“子桓之所谓气,指才性而言,与韩愈之所谓文气者殊异”,但“此为自古以
来论文气之始”是毫无疑议的,①“气”自此阔步迈入诗学领域。嗣后,“诗以气为主”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诗学的一个定论。②“气”的范畴,既属本体论,又属创作论。随着
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气”的概念又得以细化和泛化。这一变迁实际上也反映
了审美趣味的变化。刘熙载《艺概·书概》列举出有关“气”的名目繁多:“凡论书气,
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洒肉
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③虽为论书,诗亦同之。但拙文所论的“江湖气”与之不是同
一概念,只是借用其美学范畴而已。
①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②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从哲学之气到。文气”),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一139页。
③刘熙载:艺概卷五.上海占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7页。
·200·
论戴复古诗歌的江湖意象与江湖气 ◇
戴复古的《次王应求韵》诗真实地展现了江湖诗人群体的生活状况与精神实质:
“逐日轮蹄走四方,来来去去为何忙。无人肯问山林乐,举世争趋名利场。”由于社会、
时代等一些主客观因素,江湖诗人无力改变“人皆居燠馆,我独喧寒坑”的客观现实,
但又不肯真正地“幽栖了此生”(《岁暮书怀寄林玉溪》三首之二),于是就往往陷入
“酒薄难成醉,轻寒袭破衾。梦回孤客枕,听彻草虫吟。寂寞三秋夜,凄凉一片心。山
林与朝市,底处豁愁襟”(罗与之《梦回》)的愁苦境地,也就自然出现了“前日方游吴,
今日又走越”(胡仲弓《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这样的奔忙场面,浪迹江湖就成为他
们基本的生存状态。随着社会角色定位所发生的这些变化,这一独特群体总体上也就
从中兴时期诗人的忧时愤世精神退缩为避祸全身的人生策略,更为关注自身生命的价
值和意义,如刘过宣称“书生不愿悬金印,只觅扬州骑鹤钱”(《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之五),这些都足社会土壤催发的结果,也决定着宋诗创造的时代特征。江湖诗人的一
些生活习气反映到创作中,自然有一些作品不顾人格,不顾客观实际,丝毫不涉民族家
国大事,无原则地吹嘘对方或贬抑自我,以换取对方的赏识或怜悯,从而获取一定的生
活资用,由此展开与中国传统诗歌不完全相同的一些新格调,并且呈现出审美趣味上
的相对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江湖气”。
由于身处特定历史时期,“江湖气”在戴复古的一些作品中自然也不能完全免除。
诗人往往自称“我本江湖客”(《会心》),近半个世纪的亡命江湖途中,诗人与江湖友朋
的交往中,偶有陶醉于几杯成醉、行处堪诗、临水赏鱼、信马观山的生活情景中。戴复
古八十余年的生活阅历可以说是江湖诗人中最为独特的,也是最为典型的。耳濡目染
之间,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思路浅论.pdf
- 中医药学是人文科学%2c也是生命科学--斥-废医验药-论.pdf
- 自选择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地区收入差异--兼论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pdf
- 宗周都城地位的演变——兼论西周时期政治中心的逐渐东移.pdf
- 综合利用数字化视频技术提高烟草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论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pdf
- 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如何实现律师专业化——兼论提成制分配模式的变革.pdf
- “流动空间”对内湖之地域侵殖初探%3a以20世纪末叶台北内湖科技园区之空间发展为例-兼论内湖文化空间营造的可能愿景.pdf
- “气”论能揭示生命奥秘.pdf
- “穷理尽性%2c推诚主静”--论王通的道德教育方法.pdf
- 《黄帝内经》论医业的传承与医学教育.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