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医业的传承与医学教育.pdfVIP

《黄帝内经》论医业的传承与医学教育.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四、 《内经》教学与临床 《黄帝内经》论医业的传承与医学教育 赵明山 陈士玉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 中国古代自出现专职医生后,医学发展进程迅速加快,朝廷有“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的“医师”,民间也有许多由几代师徒组合的医学团体,医学事业渐成规模。其医业及医术的传承于 国于民也就成为一宗大事。《史记》记载了先秦的扁鹊(秦越人)和汉初的仓公(淳于意)为代表的 两个医学团体行医拜师授徒的过程,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Ⅲ。而同期撰著的《黄帝内经》(《素 问》与《灵枢》)则以更开阔的视角,全方位记述了此期医业传承和医学教育的盛况,个中的理念、 模式与方法,至今仍不乏教益。 一、得其人乃传 视医学为神圣的事业,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多位作者的共识。《内经》认为: 世间的一切,人是最宝贵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 者,天地之镇也”(《灵枢·玉版》)。因此,敬畏生命,关注健康,却病延年,“君王众庶,尽欲 全形”(《素问·宝命全形论》),是医生之职业的最高追求。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医学为“精 光大道,大圣之业”,将医学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推向至高。 医学又是仁慈的事业。《灵枢·九针十二原》借医家代言人“黄帝”之口说:“余子万民,养百 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因衣食不足而连续发生疾病,令医生深为痛心,于是 为解除万民的病痛而千方百计地寻找有效的疗法。若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则被视为不仁之举:“能 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余闻之则为不仁”(《灵枢·玉版》);“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 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素问!宝命全形论》)。此“残贼”之说,当源自《孟子》。 《孟子·梁惠王下》幢1有云:“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同时也表 明儒家孑L子贵仁,孟子仁义并重的思想,已深深地渗入到医学领域之中。 《内经》认为,治人之道与治国之道相通,治人有利于强国。《灵枢·师传》说: “余闻先师, 有所心藏,弗著于方,余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 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 “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 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此治人、治民、治家、治国,一理贯之,与《国语·晋语》所 载医和之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一脉相承。∞1 由于医学是关乎国泰民安、子孙繁衍的伟业,故医学事业的发展传承自然成为举世关注的神圣而 ·--——272·-·—— 《内绎》教学与临床 庄严的大事。不能满足于心藏口问,须“著之玉版,以为重宝”(《灵枢·玉版》), “藏之金匮, 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素问·气穴论》),“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素问·灵兰秘 典论》)。秘藏保存是为了传承下去,而对于接班人的选择是要慎之又慎的。《内经》多次申明:“非 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素问·金匮真言论》)“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灵枢·官 能》)“必明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灵枢·玉版》)若认定某 人不成器,即便是自家子孙,也不能传给他,即“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灵枢·病传》)。 这是因为,“传非其人,慢泄天宝”(《素问·气交变大论》)。其选拔传承对象之严格,于此可见 一斑。 对某一重要理论或技术的传授,《内经》主张要举行庄重的仪式,受业者须清体宁心明志,“非 斋戒择吉H,不敢受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灵枢·禁服》生动地描述了这庄严仪式的全 过程:“黄帝日: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 乎。雷公再拜而起日:请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日: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 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日: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日: 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日: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 服,习也。禁服,即学习秘不外传的禁方书。坐私传之,禁止轻易私下秘密传授。割臂歃血,刺手臂 出血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为古时订盟的一种仪式。在那个社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