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安事变中林森的“有为”和“无为”.pdfVIP

论西安事变中林森的“有为”和“无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西安事变中林森的“有为和 “无为 张惠娟 摘要:任国民政府主席12年之久的林森,适当的“有为”和适当的“无为”,是他做人做事的风 格特点。在西安事变中,林森面对“鹤蚌相争”的南京时局,从大局出发,毅然支持和平解决,并主持 安定大计。事变和平解决后,作为功臣的他,并不邀功,而是由顾全大局的“有为”自然过度到不与人 争的“无为”。林森是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林森西安事变“有为” “无为”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也号天波,自诩青芝老人。1868年(清同治七年)3月16日生 1 于福建闽侯县凤港村。1905年,在上海加入同盟会。19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 因《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受警告处分,会后不久赴南京主持中山陵建设。1931年, 被推为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32年元旦就职。此后,林森一改浮沉不定的噩运, 虽国民政府多次改组,都一直担任主席一职,达3任12年。期间,他和权势如日中天的 行政院长蒋介石一直是相安无事的。林森成了民国政坛的“不倒翁”和“常青树,这都 应归功于他将“无为”和“有为”拿捏适度的做人做事风格。林森深通庄子“处乎才与不 才之间”的道理,并不是糊里糊涂的“老好人,很明白什么时候当“无为”,什么时候 当“有为,该他表态的事情,一点也不含糊。这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就得到了明显 的体现。 一、“鹤蚌相争的南京时局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已作了企图灭亡中国的充分准备。国难当头,蒋介石把持下的 南京政府,“仍本其一贯的屈服投降于日本帝国主义之卖国政策,不敢言战,继续推行其 “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百般压迫救国运动,摧残救国阵线,“不积极出兵北上以援 绥,反调派二百六十团以上之大军及数百架飞机集结于西北,将从事于大规模之内战,实 行更大的中国人杀中国人之勾当,可谓人神共愤。以此,“西北各将领及数十万士兵忍无 可忍发为义举,在张付司令杨主任领导之下实行对蒋介石氏兵谏[1],就在1936年12月 12日,直接扣留了蒋介石,由此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消息传到南京后,国民党方面陷入震惊和混乱之中,“时政府中人深受事变刺激, 情态异常紧张心1。蒋介石左右重要头目所持的态度,大体上以这两派为主:一派以何应钦、 戴季陶等为首,主张对西安明令讨伐,这是何应钦想趁此机会排挤蒋介石,自己取而代之 的阴谋;一派是以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为代表的蒋介石亲属集团,主张和平解决西安 问题,设法营救蒋介石。 主战派首先动手。 何应钦等在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在戴季陶、居正、吴稚晖等人支持下,于12月 12日下午在他的寓所邀请在南京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交换意见,意在窥测国民党内部对西安 事变的态度,以图控制南京的局势。戴季陶、居正、吴稚晖等认为,张学良劫持统帅,犯 上作乱,破坏纲纪,力主武力讨伐;只有少数人如李烈钧、冯玉祥、孙科等则从蒋介石的 安全考虑,主张和平解决事变。 12日晚11时半,国民党举行中央常务委员会及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商讨对策, 和、战两派进行了激烈争论。主战者,以维护国家纲纪为借口,认为,“不能过于瞻顾蒋公 之安全,置国家纲纪于不顾……示张、杨以力,蒋公倘在,或尚可安全;示张、杨以弱, 蒋公虽在,或竞不能安返[31;主和者认为,应该首先弄清楚蒋介石在西安的情况,然后 再决定“万全之策”,并认为,“张、杨此举如真只以抗日为范围:.则在国策上只有时间之 出入,而无性质上之衲凿”,因此,还有“说服之余地”,如果立即进行讨伐,不但“内战 蔓延,舆情先背,而坐弱国力,益以外患,国将不国,遑论纲纪i?H1由于主战派居多, 且他们大多数是蒋介石的密友或学生,又手握实权;而主和者都是蒋系以外的“异己,虽 职高却无实权,因此,会上主战派占了上风,并通过了出兵讨伐的决定。 13日上午,孔祥熙邀集国民党在京中委和中监委开座谈会。会上,何应钦先报告西安 事变的简单消息。他说:张、杨的八项主张完全是共产党的主张,他们与共产党早有来往, 蒋委员长这次去西安,是晓以大义,督促他们进剿,而他们竟为共产党所利用,以武力扣 留了委员长及中央大员。会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哭泣声与指斥声。军人们认为,如果不明令 讨伐,张、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患将不堪设想。如果明令讨伐,可以团结内部,即 张、杨部下亦可能发生变化。‘51同蒋介石有裙带关系的孔祥熙、宋子文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