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中国 016
高峰论坛l论文集1
论“越窑’’与“越窑系
口周少华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从东汉创烧出成熟的青瓷器以来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制瓷历史,
在这漫长的瓷业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南、北方多处窑场创烧出了丰富多彩、美轮美奂、人见
人爱的中国瓷器,形成了若干个工艺技术成熟、产品精致、艺术风格自成一体,产品质量稳
定的窑系。
笔者以系统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从制瓷工艺技术原理人手,并结合大量的考古文献资
料,对“越窑”与“越窑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关于“越窑”
l、释窑义
何谓“窑”?据考证“窑”的含义至少有三种:其一,“窑,烧瓦灶也。”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的解释。汉代服虔《通俗文》下: “陶灶日窑。” “窑”即烧制砖瓦和陶瓷器
皿的灶,现代教课书中泛指硅酸盐工业常用的热工设备称“窑炉”。如:陶瓷企业用的“龙
窑”、 “馒头窑”和“梭式窑”、 “隧道窑”;水泥生产企业用的“回转窑”、 “立窑”;
玻璃生产企业用的“坩埚窑”、 “池窑”等。其二, “窑”即“窑器”,古陶瓷器的代称。
它包括:瓦器、陶器、瓷器等。古文献中把陶瓷器都归在“窑器”条目之下。如元代陶宗仪
Ⅸ辍耕录》卷29“窑器”条所引宋人叶宾《坦斋笔衡》文: “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
堪用,遂命汝州造青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
● ●
颇粗厚。”此文中所述“汝窑”、 “龙泉县窑”所指的都是原产地的“窑器”。又如明代曹
昭《格古要论》在论及“古窑器”时记述宫窑: “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
● ●
淡不一,有蟹瓜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烧
者,无纹路。”同文在“哥窑”的条目下有: “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
好者类董窑……”。另有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笺》论“官哥窑器”中日:
“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
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在上述文献中所述的“汝窑”、 “官窑”、
“哥窑”、 “董窑”和“越窑”,无~例外,其含义非常明确,仅指器物及其特征。其三,
017
“窑”的现代词义。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硅酸盐辞典》中对“古窑”条目的解释:
“窑”有狭义及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指古代烧制陶瓷器皿的窑炉,广义的则指陶瓷产地及
制品。广义“窑”的概念: “窑”即窑业,包含整个陶瓷器制造产业。具体包括: (1)生
产制造中工艺、技术、设备及其管理全过程; (2)产品结构、品种及其特征;(3)窑业的
性质; (4)产品用途及对外交流;(5)烧造场所及自然环境;(6)社会环境等。这就是
我们这次“越窑”学术研究峰会中“窑”的含义。
2、辨“越窑”
现据文献资料考证, “越窑”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晚期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干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此处“越
窑”,指的就是“秘色越器”。 “越窑开”便有“翠色来”,诗人描绘出了一幅非常生动
的烧瓷意景图。相类的提法在唐代诗文中还有“越瓯”、 “越碗”、 “越瓶”等名词。如:
“越瓯荷叶空” (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越碗初盛蜀茗新” (施肩吾《蜀茗
词》)等。而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茶学家陆羽的《茶经》所论的饮茶器具之越窑器。 《茶经》
“四之器”中云: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
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墨;悉
不宜茶。”文中尽管没有“越窑”二字,然而此文中所述的“越州瓷”茶具确实是指当时的
“越窑”器。故后人研究“越窑”,多从陆羽的“越州窑”说起,此论便成为后人提出“唐
宋越窑论”之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招投标合规指引之招标常见问题(第一期).pdf VIP
- 2025版建筑行业临时用工合同范本(2025版).docx
- 痛风性关节炎-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Module4Unit1Willyoutakeyourkite?(教学设计)-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 新闻编辑学 (第四版).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 .pdf VIP
- (人教2019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