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卷增刊 精细化工 V01.21.Suppl
2004年l0月 FlNECHBMICALS 0cL2004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丛景香,高丽娟,林炳昌+
(鞍山科技大学分离技术中u,辽宁鞍山1140“)
摘要: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中古有的一类生物活件较强的成分,具有很大的,l:发应用价值。该文对甘草黄
酮类化台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分离洲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于亍了综述,话在为甘草黄酮类成分的进一步玎
发利用提供参考。引用文献47篇。
关键词:黄酮类;甘草;综述
中囤分类号:TQ46l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14(20041∞一012l一04
in
Studies
of of
FlavoⅡoid Licorice
Progress Compounds
CONc
Ji“g—xiang.GA0Liouan,LINm”g—cha”g。
(强e&眦er
0,S印Ⅱmt如n托c^∞蛔玎,A瑚^。“£m姚册i寸∥&i帆弹Ⅱnd扎以,lo£q耵,^肼^“n114044,£缸)Hi蜡,矾z眦)
a activjesubstancesfoundin1icorice.In
Abstract:GlycyrrhizanaVonDids(FG)isgro“p胡biologlc8lly
t|lis inthe ofthe
research of
andmethods
p8per,theprogress actjvity
components,pha咖aco】ogical
ofFG
i印latinnandae捷Hn;nalion mference怖r}un}ler
at℃reviewed,soas沁pr。vi小÷Some wseamhe5。n
and 0fFC.47
utjlization referencesafecjted
the蹦ploita旺on
Key
words:玎avonoids;licodc。;review
甘草(L泐r赴e)又名甜草、蜜草、美草等,药用部用及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希望能为甘草黄酮
分为豆科(殛Hm;no一8e)甘草属(Gf)吖以妇)植物的
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根及根状茎。甘草的植物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其提
取物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甘草酸(也称甘草甜索)和 l化学成分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国内文献中对甘草甜素的提取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早期是指2一苯基色
工艺及其应用研究已有很多”。3,但长期以来人们
原酬,近年来泛指两个苯基通过三碳链相连形成的
一直忽略r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利用,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