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宋元南戏活化石” ——莆仙戏 学 院: 艺术学院 班 级: 音乐学 0811班 学 号: 2008911020 姓 名: Apple 2009年9月日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是福建沿海主要剧种代表在中国戏剧地位上占有重要一席莆仙戏原名“兴化戏”,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莆仙戏”。流传于福建沿海的莆田、仙游两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长期以来,中原移民与少数原住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进行经济开发和文化创造受宋元南戏、歌舞百戏、兴化优戏、兴化杂剧以及戏兄木偶戏等影响。音乐来源是:集歌舞百戏音乐、唐宋大曲、声诗、词调、吴歌楚谣、鼓子词、缠令、缠达、唱赚、诸宫调和本地木偶戏音乐、道教音乐、佛音乐、“十番”、“八乐”等民间音乐之大成。“南戏遗响”和“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民间传说中关于莆仙戏的历史起源说法不一第一种传说即唐明皇时莆田牧鸭女(梅妃)被高力士选进宫时随带其弟,之后其弟从京都长安带梨园班回乡展演。江国舅死后,戏班散落莆仙一带。第二种传说是以莆仙戏供奉的祖师“田公”为根据(他亦是唐明皇的御前供奉)。安史之乱时唐逃四川,而“田公”却被安禄山抓捕,后因不屈安之淫威而自杀。唐回都悉知即封他为梨园总管,并命天下梨园祀之。由于梨园祀之活动不断地演变,逐步形成莆仙方言的种形。第三种传说始于宋代仙游人蔡京在朝当相,他和子蔡攸均熟通戏剧每逢回乡探亲时总带戏班显示荣耀。后受当地民间艺术影响,逐步演变形成兴化独特的莆仙戏。 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八千多本据1962年调查统计,与宋元南戏有关的剧目除被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朱买臣》、《小孙屠》、《苏秦》、《乐昌公主》等81个,以抄本流传下来的有57个之多,这在全国所有古老剧种中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我国最早并流传至今的一本南戏剧目。其中除了保存全国罕见的宋元南戏剧目外,还有大批明清时期的传奇剧目,尤以历史剧最富有特色。表现起自商周、春秋的《周幽褒姒》、《越王勾践》、秦汉三国的《秦始皇》、《汉武帝》、《汉文帝》、《霸王别姬》,随唐宋元的《隋文帝》、《武则天》、《唐明皇》、《李渊》、《李世民》,直至明清的《崇祯君》、《康熙》、《乾隆君》、《洪秀全》等一批剧目。辛亥革命,的舞台上出现了《林则徐》、《蔡锷》等鼓吹反帝反封建和宣传民主、自由、进步思想的时装戏,对戏的艺术革新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解放后,莆仙戏经过整理、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其中,《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搭渡》《戒赌记》、《好事多磨》、《难逃法网》的曲牌的曲牌丰富多彩,民间相传“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其中源于唐宋大曲、唐宋词调、诸宫调、唱腔和宋元南戏曲牌相同者有九百多支。莆仙戏曲牌大、小题的主要特色是: “大题”俗称“大曲” “大题”是腔多字少的多段体曲牌,旋律线条细腻委婉。节奏多变,以三眼板式为主。“小题”俗称“小曲”,“小题”则腔少字多,结构比较简朴,旋律线条粗犷,节奏少变化,板式为一眼板或无眼板,行腔明快,口语化。莆仙戏有“各行角色皆能歌唱”的特点,每类行当各有自己的曲牌,有的甚至互不凌犯。但同一曲牌,在不同场合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同,唱法也随之而异具有“一曲多变运用”的特点。 三、莆仙戏的伴奏与唱腔 (一)莆仙戏的伴奏 莆仙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大鼓是舞台指挥,锣配合大鼓。演员的唱、念、做、打,都要根据锣鼓点的节拍进行表演。大鼓上往往置一石狮,用以调节鼓点的音量和音色。吹奏乐器以笛管为主。莆仙戏的乐器保持了宋教坊“锣、鼓、吹”的伴奏形式。以沙锣和牛皮大鼓、笛管最具特色,打法和击打方位不同,而发出不同的音色。沙锣能发出五个音色,大鼓可发13个音色。舞台上,花鱼鼓、战鼓和大钹、拍板等,也常配上用场。管乐器主要有笛管、梅花、唢呐等。民国时期已使用尺胡、四胡、小三弦和八角琴等。解放以后又增加了二胡、扬琴、琵琶、大提琴等乐器。三十年代以后,还吸收了民间“十音”、“八乐”的乐器,使舞台伴奏得到很大丰富莆仙戏音乐讲究以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场景,营造不同的气氛。如婚丧喜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