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认识 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言其明”。黄鼠狼不 会说“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鸡也不会 说“我常常被黄鼠狼吃。”。 那么,谁能检验这些认识正确与否呢?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 * * * 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说明了什么哲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 认识 实践 获得 指导 中国航天工程7度飞天,7次飞跃,在飞向太空的一次次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工程管理模式和方法;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这些丰硕成果又为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理解实践认识关系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高于认识,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补充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实践 认识 决定 指导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意义】 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主客观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小结: 1、掌握一个基本原理: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2、了解一对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3、注意易混问题:认识的来源与获得的途径。 课堂训练 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我国古代大发明家鲁班,在一次攀登山崖时,抓住一撮丝茅草,被草叶的细齿划破了手,他从这里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③ ④ C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4.“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5.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 6.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信息系统开发之一规划篇.ppt
- 003眼球的生物和光学特性.ppt
- 3药物的鉴别与杂质检查-09.ppt
- 3再生与修复.ppt
- 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
- 3周 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和战略.ppt
- 3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ppt
- 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ppt
- 04 力学综合.ppt
- 04 细菌的增殖与代谢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bacteria.doc
- 2024年云南广播电视台招聘真题.docx
- 知足感恩课件.pptx
- 高中英语教学中生成式AI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考点:液体药剂.docx
-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创新与质量管理体系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中语文教育平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与多目标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孪生在城市交通网络优化与智能交通系统构建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雨水pH值变化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与学生词汇运用能力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 《量化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市场结构演变与策略适应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