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姜代勋霍桂桃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looI) 分别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球状附红细胞体。我国于1981年由晋希民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 红细胞体。该病主要呈隐性感染,平均隐性感染率可达86.53%t”,能造成家畜体质衰弱, 繁殖能力下降,乳肉产量减少。在某些环境或应激因素下,呈急性暴发,病畜表现高温、 黄疸、贫血等症状,严重的可大批死亡,给我国乃至世界的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 损失·近年来,家畜附红细胞体病频繁暴发,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1病原学 1.1分类 附红细胞体既有原虫的特点,又有立克次体目的特性01,因此,对于附红细胞体的分 类,还存在争议。当前国际广泛采用的《伯吉氏鉴定细菌学手册》把它划为立克次体目, 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细胞体各有其名,实际上可认为是种 名,如牛的温氏附红细胞体(E ovis).猪的猪附红 wenyoni),绵羊的绵羊附红细胞体(E 猫附红细胞体(Efelfs),狗的彼来克洛波夫附红细胞体(E perekropovi)等,我国报道的 有家兔的兔附红细胞体(E跆pus)和山羊的山羊附红细胞体(Eherci)。其中,猪附红细胞 体和绵羊附红细胞体致病力较强,温氏附红细胞体致病力较弱,小附红细胞体基本上无致 病性1”。 1.2形态结构 关于附红细胞体形态结构的描述主要来自鲜血压片、染色片和电镜观察。光镜下观察 鲜血压片,可见菌体较小,多数呈球形、环形、卵圆形。少数为月牙形或逗点状、短杆状 等。游离在血浆中的单个附红体有很强的运动性,可前、后、左、右做翻滚或扭转运动, 一般单个大附红体活动力弱于小附红体,而聚成团状者,接近或附着于红细胞者,其活动 力减弱或无活动力…。 附红细胞体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瑞氏染色为淡蓝色,对苯甲胺 染料易于着色,在附红细胞体轻度感染时,用吖啶黄染色可提高检出率Hl。观察染色片, 在红细胞表面及边缘可见附红细胞体呈各种形式排列,通常一个红细胞上可寄生l~20个 附红细胞体。油镜下,可见附红细胞体中央发亮,形似空泡。 p 扫描电镜下可见附红细胞体多为球形、饼状等,平均直径0.3~1.5m。主要寄生于 成熟红细胞膜上,但不进入红细胞内。少量游离在血浆中;附红细胞体可单个、多个附着 在红细胞膜表面;寄生附红细胞体的红细胞膜出现皱褶,突起,个别可见膜表面形成空洞: 大型附红细胞体带有纤丝,可扒嵌在红细胞膜上:附红细胞体多聚于红细胞表面双凹处; 在28000倍镜下可见附红细胞体内有分布不均的电子密度大的类核糖体颗粒,其外仅有一 层膜包裹,未见到细胞器和核状结构嘲。 1.3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猪球形附红细胞体在血液内只存在于血浆中,其它种附红细胞体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血 浆、骨髓和附着于红细胞上。骨髓中的附红细胞体浓度最高,其次是末梢血管,故认为骨 髓是附红细胞体的主要增殖部位。也有人报道,在眼球及脑组织。肝、脾、肾中也有附红 细胞体存在‘…。 1.4理化特性与致病力 附红细胞体在红细胞上以直接分裂及出芽方式进行增殖, 迄今尚未研究出附红细胞 体纯培养物的报道。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一般常用浓度的消毒药敏感,但对低温冷冻的抵 抗力较强,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置4C下保存,其中的附红细胞体经30d仍有运动性;在 加有15%甘油的血液中,附红细胞体于一70C能保持感染力达80d[31。 附红纽咆体寄生于红细胞、血浆及骨髓中,可造成机体发热、贫血和黄疽。据报道, 附红细胞体能引起红细胞损伤,血红蛋白下降,M92+值改变,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低血糖等”…。上述指标的变化决非因附红细胞体机械寄生所为,而是附红细胞体具有某些 侵袭、分解、溶解等致病因子参与的作用,故必须对其致病因子作深入的研究。 1.5分子生物学方面 附红细胞体分子生物学研究始见于1990年。Obcrst等从猪附红细胞体中提取DNA, 并用HindUI和EcoR I限制内切酶处理,然后进行电泳分析;他们又用“gtll噬菌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