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曹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的研究.pdfVIP

军曹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2 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选择健康个体雌雄各20尾,分为A和B两组,分别腹腔注射5 ixg/mL的LHRH—A2 (宁波市激素制品有限公司产生生生牌鱼用激素)10“L和20¨L,雌雄个体分开喂养,每日 观察鱼的腹部和行为变化,2d后将雌雄个体按组合并喂养。但未发现产卵现象,反而雌鱼 因腹部涨大而死亡率较高。解剖发现:雌雄个体均已成熟,卵子也成熟。其原因可能是野生 白缘缺因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有水流或河底卵石的挤压而自然产卵,我们的人工养殖环境和 繁育措施还需进一步改进。对于野外获得的鱼类,生态和遗传背景复杂,对环境需重新适 应,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驯养时期。白缘缺的驯养已经获得成功,但要作为养殖鱼类,仍然需 要解决自然或人工繁殖问题。目前对野生白缘缺人工催产的探讨虽未获得成功,但已经为 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大量信息,白缘缺的繁育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龙华,汪登强.白缘缺染色体核型分析.淡水渔业,2004,34(2):9—10 2龙华,刘薇,汪登强等.白缘缺的驯养及解剖观察.中华学术论坛,2004,2(8):5—6 3龙华,刘薇.水温与鱼类生存.中华学术论坛,2004,2(10):11—13 4龙华.青藏高原淡水鱼类的研究现状.水利渔业,2004(5):5—7 5龙华.青藏高原淡水渔业资源及其开发前景.中国水产,2004,29(5):79—80 6龙华,刘薇,赵刚.三种底层鱼的血液学分析与比较.中国医学月刊,2004,3(11):988—990 7龙华,刘薇,汪登强等.白缘缺的原代细胞培养.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34/24):28—29 8龙华,刘薇,赵刚.三种鲇形目鱼的解剖学与血液学比较.水利渔业,2005,25(3):6—7 9龙华,刘薇,冉春丽等.白缘缺血清转铁蛋白研究.长江大学学报,2005,2(8):50一51,55 龙华1”,汪登强1,陈建武1,张燕1,刘江东2,余其兴2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 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00) (2.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第五节 军曹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军曹鱼(Rachycentron 曹鱼属¨J,为中型暖水性海水鱼类,分布在大两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热带水域,在我国的 北海、三亚、南澳和台湾等沿海地区均可捕获到其幼鱼和成鱼旧J。军曹鱼口大、前位,胸鳍 及腹鳍较少,尾鳍内凹、无鳔口J,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作为我国新引进的养殖品种,军 曹鱼具有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的特点,而且肉味鲜美、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 价值HJ。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军曹鱼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和人工育苗及饵料方面进行 了研究”‘7’¨J,但其人工育苗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室内水泥池进行,而室外池塘进行人工育苗 还未见有详细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在池塘中进行军曹鱼人工育苗的研究,旨在为军曹鱼种 苗生产提供新的育苗方式。 第四章 鱼类养殖技术 213 一、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场地和设施 实验在湛江市硇洲岛宜人海珍养殖场进行,该场面向外海,附近无工业Ⅸ和生活污水、 淡水的流人,比重较为稳定(1.021~1.022),水质状况良好。进行人工育苗实验的高位虾 7 塘基本上呈圆形,面积约0.066hm2,塘深1.5~2m,铺黑色的养殖专用塑胶地膜,塘底部 中央装有一直径约为20 cm的塑料管,可以把塘水彻底排干。进行鱼苗培育时,在钻有小孔 的塑料管外包一层40目的网布,防止换水时把鱼苗一起排出。抽水泵安置在潮问带的岩石 缝中,采用6英寸水管供水,每天抽水时间在18h以上。排水管出口与抽水位置相隔约 100 m,避免进水时抽到排出的污水。 池塘的增氧设备采用两台功率为0.75kW的水车式增氧机。塘边有一口淡水井,用来 抽淡水进鱼塘以调节塘水的比重。 (二)实验方法 1.基础饵料培养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