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4年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VIP

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4年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4年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

嘉峪关市一中201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 第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 “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节选自《宋史》)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人婴城自固????????????????????婴:围绕 B.以重兵次蒿平岭??????????????????次:驻扎 C.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幸:希望 D.帝凡六赐札??????????????????????凡:总共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世忠在疆场上勇武善战的一组是 嗜酒尚气,不可绳检??? 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 挥戈力战,突围出,焚桥而还??? 世忠被矢如棘,力战得免 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 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 A.???????B.???????C.???????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世忠青年时便显现出勇武善战的能力,十八岁入伍,勇冠三军。后来,在西夏银州城作战时,力斩西夏监军驸马兀移,击溃敌军。 B.韩世忠跟从梁方平镇守浚州,但因梁方平防守不严密而兵败。韩世忠奋勇突围后,见到皇帝,历数梁方平过失。 C.金兵统帅兀术南侵,皇帝召集诸将商议逃跑路线。韩世忠劝谏皇帝不要放弃江淮继续逃跑,于是皇帝任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镇守镇江。 D.在江阴,韩世忠率领八千多士兵阻击了兀术号称十万的大军,夫人梁红玉亲擂战鼓助威,金兵最终没能渡过长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8.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5分) 9.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2)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龙虎斗 陈玉兰 (节选自《小说界》2012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龙虎斗”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