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第14卷第l期 广西工学院学报 V01.14No.1
OFGuANGxlUNIVERsTTY()FTECHNOJ一(x;Y Mar,2003
2003年3月 JoURNAL
文章编号1004—6410(2003)Ol—0059一05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陈 薇,张 英,冯 军,潘建福
(广西工学院轻工化工系.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以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为单体,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为交联剂.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0)作引发剂·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高吸油树脂。将嗳油率作性能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A·
岛C:D:,此时单体配比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3:2;引发剂为O.9%l交联剂为0.3%;分散剂为4%的明胶
水溶液.
关键词:吸油性树脂;悬浮聚台;正交试验
中囤分类号:TQ325 文献标识号:A
0引言
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自溶胀型吸油材料Ⅲ,具有吸油率高,油水选择性好,受压后不漏油,回收方便等诸
多优点,在清除油类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可用作纸张、橡胶等助剂和油雾过滤
剂。
l实验原理
高吸油性树脂是亲油性单体构成的低交联度聚合物[2],分子间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内部有一定的微
7L,通过分子内亲油基链段和油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使高分子链段伸展开,此时网络中只有共价键交联的交
联点存在,由热力学推动力推动,当高分子充分溶胀后,高分子链伸展到一定程度,会慢慢回缩,即存在弹性
回缩力,最终达到热力学平衡态,使树脂发生膨润作用而吸油。由于交联结构的存在,树脂不会溶于油,而油
品则包裹在网络结构中,从而达到吸油、储油的目的;一般单体的亲油能力越强,吸油率就越大。交联度和亲
油性基团与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采用悬浮聚合法来合成高吸油树脂,以易得、价廉的
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来合成高吸油树脂,并利用正交实验手段.以不同油品的吸油率为相
应考查指标.进行最佳合成实验工艺选择和优化。
2实验部分
2.1实验原材料
(化学纯),明胶,甲苯,苯,花生油,杂油(以猪油为主)。
2.2高吸油树脂合成
在装有回流搅拌器及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明胶分散剂和蒸馏水,加热溶解。然后分别加入不同的单
体、交联剂、引发剂的混合物,在80℃~90℃以及氮气保护下采用悬浮聚合法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时问6h,即
鉴銎嚣:竽蔷呈茹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ozl7).
怍者简介。璩鞭(1962-).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工学院讲师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3年3月
得到颗粒状的高吸油性树脂。
本实验固定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6h~7h,以共聚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分
散剂用最为自变量,用吸油率作表征实验对象的指标,选用正交表(L9(3‘))安排试验。
2.3高吸油性树脂吸油率性能测定口J
准确称取o.59树脂装入烧杯中,加入足量待测油品中,常温浸泡24小时,令其充分吸油溶胀后,过滤去
除未被吸收的油后,称取吸油树脂的质量,即得到吸油性树脂的吸油率:
吸油率(g/g)一(吸油后树脂的质量一吸油前树脂的质量)/吸油前树脂的质量
3结果与讨论
3.1正交试验及结果
试验采用悬浮聚合法,利用正交实验研究最优化条件,主要考虑单体配比(A)、引发剂用量(B)、交联剂
花生油、杂油(以猪油为主)的吸油率为目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处理数据。正交实验安排如表1所示,实验分
析则如表2所示。
直观表l数据显示:该吸油树脂对含有环状芳香烃结构的甲苯和苯的吸油性能远比对花生油及杂油的
维网状结构将油紧紧包住树脂。而对含有脂肪酸系列的油性品如:花生油、杂油的吸油率很低(最高只有
1.539/R)。由此可见.实验所得树脂只适台用于工业上含有环状芳香烃系列的油性品的吸收,而对于生活中
食用油(主要含有脂肪酸甘油脂系列)的吸收方式,只能通过树脂间的空隙和树脂的粘度将油品包裹住;因
此,该吸油树脂不适合于生活中使用的食用油吸收。
由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可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