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圈套,还是社会学想象力.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叙事圈套,还是社会学想象力.pdf

l叙事圈套,还是社会学想象力? l罗 东 潘毅 (NgaiPun)博士是研究当代中国劳工现象或问题中极为活跃的一 名中国香港学者。但或许同笔者一样 ,不少社会学的学生 (或有的学者 ), 是基于她那篇流传于中国学术坊间的 《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 :工厂里一位 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 (以下简称 《次文体》)一文而首先熟悉她的。 这是一篇多少有点被传奇化的学术文章。 1999年,它的中文版发表在该年 《社会学研究》第 5期,同时另有英文 版刊于Positions:EastAsianCulturalCritique杂志2000年第2期。该文后来 收录于 《中国制造 :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 (Made抽China:WomenFactory Workers aGlobalWorkplace)一书的第六章 ,是全书最精彩、也是最引发 争议的一部分。 《中国制造》一书于2005年出版,在书中,潘毅博士深刻地 分析了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动因、在工厂和城市遭遇的歧视、对剥削的有限的 公开抵制和女工的身体痛楚(pain),深入地考察了打工妹的身份认同(identity) 在现行体制、全球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三重压迫下的形成过程和打工妹的身体 呈现。 该书 在 2006年 8月获得 了著 名 的美 国米 尔斯 奖 (C.WrightMills Award),作为它的作者,潘毅博士也是该奖 1964年设立以来的首位亚洲学者。 笔者第一次接触 《次文体》是在2012年,那时懵懵懂懂,似明非明, 型 但仍被立即吸引。不容置疑的是 ,它是一篇学术论文,但又同常见的文本有 显著差异,从叙事、结构到理论的提炼,都令人震撼、惊叹。尽管它旱已流 罗东: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 054 传于学术坊问,但经常招来的,或是一句看不懂 ,或是被嘲讽为像 (梦幻 ) 小说,或是又被赞誉为对社会科学的想象力的实践,不一而足。尽管在 《中 国制造 》面世以来,有学者通过书评间接地触及过 《次文体 》一文,但他们 莫不是基于劳工与抗争的问题视角,对于文本里散发出来的学术视野与叙事 技术 (或手法 )都避而不谈或蜻蜓点水。他们仍不能回答大多数读者的 (除 了惊叹之外的)疑惑。鉴于此,笔者将面向它带来的 “惊叹”而提问:潘毅 博士在文中运用的高超叙事技术到底是一项叙事圈套,还是米尔斯意义的社 会学的想象力?换而言之,从接受学来看 ,我们的惊叹,是源于潘毅博士在 文本中制造出来的,还是名副其实的 “社会学的想象力”? 此外,回到理论上 ,笔者还试图讨论的是,潘毅博士的次文体同斯科特 的日常抗争 (everydayresistance)的理论关联,以及它们在中国研究 (China studies)之中的价值与关怀。 首先来看看潘毅博±的故事梗概与理论框架。 在 1995年 11月至 1996年4月之间,作者在深圳一家名为Meteor的港 资电子公司以全职工人的身份做劳工研究。阿英是在这家工厂做事的~个 “打 工妹”。正是这位打工妹的尖叫和梦魇拉开了作者的思绪,一种身体政治和 叛离的文体被显现出来——称之为抗争的 “次文体” (minorgenre)。 这是因为,对于阿英的尖叫与梦魇 ,作者多年的社会学专业训练没能 提供给她一套解释方案 ,致使她陷入了一种不安之中。当不安感来临,作 者开始 了批判性 的反思,同时将视野转 向了德勒兹 (Deleuze)和瓜塔里 (Guattar)的 “次文学”,以及德 ·塞图 (Certeau)的多元文学 (heterological literature),以此为灵感,开创 了一种抗争的次文体 ,以区别于常见的、主 流的抗争形式,如组织化、公开化的个体或集体行动等。在她看来,阿英的 尖叫既不是弗洛依德之下的无意识,也不是主流抗争形式之中的意识,而是 介于无意识与意识的夹缝中。这在于,阿英的尖叫与梦魇,并不能在弗洛依 德的创伤性神经官能症 (traumaticneurosis)理论那里得到诠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