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点出,而细绎其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其说可从。所谓“逆”,是与
“顺”相对而言,同为病情的传变,邪由肺之卫、气分下行传人阳明气分,病情仍在气分,没有深入营血,
相对病势较缓,病情较轻者成为“顺传”;而邪由肺之卫、气分,内陷心包,深入营血,病势较急,病情较
重者称为“逆传”。可见“逆”字含义有二:其一,邪不从顺传阳明之变,故相对称为逆;其二,邪入心包,
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故称为“逆”。
综上所述,叶天士所谓“逆传心包”本意应当是指温邪侵犯肺的卫、气分后,不顺传阳明气分,而直
接内陷心营的证候。
参考文献:
[1]孟澍江,等.《温病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木出版社,1985:115
[2]郭梅钦.叶天士.温热论》.逆传本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6—6
温病学“泄法的探讨
张明选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福州350003)
摘要:本文对温病泄法含义、类型、特点、作用和意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温病泄法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各自具有其特定的内涵、特点及作用,旨在界定和规范温病泄法在温病学中的正确应用,
期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泄法;温病;治法;理论研究
“泄法”是温病重要治法之一,属祛邪法范畴。笔者发现温病学教材及相关文献对“泄法”内涵及
名称有诸多解释,甚为混乱,界定不明确,如有“开泄”、“苦泄”、“透泄”、“清泄”、“辛苦开泄”、“辛开苦
泄”、“分消走泄”、“渗泄”、“走泄”、“宣泄”、“通利开泄”、“酸泄”等等,常使初学者甚感迷茫,难以掌
握,故对温病泄法含义及类型的探讨有一定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就此探讨如下:
l 泄法含义
广义的泄法,泛指温病中一切祛除温邪邪热,给邪出路的治法,即温病中泄热祛邪治法的统称。而
狭义之泄法,专指攻下法,属八法中的“下法”,指具有泻下邪热,通导积滞,逐瘀散结的作用而祛除燥
实热结的治法。温病学一般包括宣透泄热、淡渗泄热、通腑泄热、导滞泄热、散瘀泄热等法。界定泄法
内涵后进一步探讨泄法的类型及意义。
2泄法类型
2.1 透泄法
又称宣泄法、透法、宣法。指用味薄辛香升浮的药物,且用量轻,煎煮时间短,即所谓“轻清上浮之
品”,透邪热从上外而走。适宜温病初期邪在卫气分证或上中焦证。
45
最早《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寓有“透泄”之意。叶天士《温热论》有10余处论及“透泄”,如
“透风于热外”、“透热转气”、“养正透邪”等。吴塘《温病条辨》“透泄”思想颇为详尽。其一在立法处
方上,如辛凉透表之银翘散、桑菊饮,透表清暑之香薷饮,润燥透表之桑杏汤、杏苏散,芳香透邪之清络
饮,化湿透热之三仁汤,透热转气之清营汤,透泄斑疹之化斑汤,开透心包之安宫牛黄丸,补气透邪之活
人败毒散,滋阴透邪之青蒿鳖甲汤,扶阳透邪之扶阳汤等,温病诸透泄法可谓齐全。其二选药多用轻
品。治上焦证多选轻清芳香流动之品,如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竹叶、薄荷、豆豉、荷叶、香薷等以轻透
上焦之邪。即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中焦篇减味竹叶石膏汤之用竹叶,黄芩黄连汤之用香豆
豉,三香汤之用桔梗、括蒌皮、香豉。三仁汤之用杏仁,活人败毒散之用桔梗、柴胡,加减小柴胡汤之用
柴胡等;下焦篇青蒿鳖甲汤之用青蒿,竹叶玉女煎之用竹叶等,均取“轻清透泄”之意。其三在药量、煎
煮上也体现“轻透”思想,如桑菊饮取味薄质轻之品,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恐病轻药重,故
另立轻剂方”;银翘散“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人中焦矣”;玉女煎“去牛膝者,牛膝趋下,不
合太阴证之用”;清营汤“去黄连者不欲其深入也”,等等,皆取上焦用轻之意。
探讨透泄法的现代文献较为丰富。归纳不外如下几类:(1)泄卫透风法:又称辛凉透表法。是指
用辛凉轻清透泄之味,配少量辛温之品,以疏散卫表之邪的治法。用药多选金银花、连翘、菊花、淡豆
豉、桑叶、薄荷等,即“治上焦如羽”。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2)芳化宣透法:又称为宣透泄热法、清
透湿热法,指以芳香宣通之品疏化肌表湿邪。用于湿温病初起,湿重热轻证。多选青蒿、藿香、豆豉、厚
朴、香薷、佩兰、薄荷、白豆蔻、菖蒲等。另有暑温夹湿在卫之“透表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印刷成本核算方式.docx VIP
- 森林防火教学课件.ppt VIP
- 二级保密资格档案目录(24盒)优质材料.doc VIP
- 2025水利工程五大员专业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学习宣贯ppt课件.pptx VIP
- 游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孙九霞全套PPT课件.pptx
- 东芝 e-STUDIO 2000AC 2500AC 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拆卸安装篇).pdf VIP
文档评论(0)